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州五咏·其二浪井》
《江州五咏·其二浪井》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江波浮阵云,岸壁立青铁。

胡为井中泉,涌浪时惊发。

水性本无定,得止自澄澈。

谁为女娲手,补此天地裂。

(0)
注释
江波:江面上的波浪。
浮:漂浮。
阵云:战阵般的云层。
岸壁:岸边峭壁。
立:直立。
青铁:青色的岩石。
胡为:为何。
井中泉:深井中的泉水。
涌浪:涌出的浪花。
惊发:突然激起。
水性:水的特性。
无定:不稳定。
得止:静止下来。
澄澈:清澈透明。
谁为:是谁。
女娲: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手:人的手。
补:修补。
天地裂:天地间的缝隙或裂痕。
翻译
江面波涛像战阵的云彩浮动,岸边峭壁如青色铁石耸立。
为什么深井中的泉水,会不时地涌起浪花,令人惊讶?
水的本质本无固定形态,一旦静止,清澈见底。
是谁的手,如同女娲补天一般,修补了这天地间的裂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江州五咏(其二)浪井》。诗人以江面波浪比喻为浮动的阵云,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动态美。"岸壁立青铁"则写出江岸陡峭如铁,对比鲜明。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转向井中的泉水,它不时涌起浪花,仿佛在揭示某种深层的自然力量。

"水性本无定,得止自澄澈",诗人借水的特性,表达出变化无常与平静自适的哲理,暗示人生亦如江水,经历起伏后能归于内心的清澈。最后两句"谁为女娲手,补此天地裂",借用神话传说,将井泉涌动比作女娲补天,寓意着自然之力的伟大和神秘,同时也寓含着对世间万物和谐共处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江波、井泉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深沉,同时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江城子.石头城

悬崖一带插青霞。树交加。石?砑。当年虎踞列高牙。

可怜褚生袁独死,空洒泪,染江沙。

莫愁艇子似仙槎。载烟花。几年华。

岂奈楼船,战鼓振栖鸦。

才受降幡幡又竖,缘底事,费嗟呀。

(0)

金菊对芙蓉.初冬集爱山台听雨和淡心尖韵

雁背云低,鹭肩风冷,新寒初压品帘。

正花残短径,叶打空檐。

登高已在重阳后,况潇潇、暮雨愁添。

凭栏处,峰迷螺影,月暗犀尖。客有鲁直文潜。

向芭蕉声里,捻断吟髯。念小山人散,桂老淮南。

水嬉旧事浑难问,笑韩郎、句剩香奁。

今宵醉把,彩笺同擘,金碗频拈。

(0)

惜分飞·其四意中

酒散西苑卧翠茵,灯已昏昏。

一轮晴月破凉云,窗眼里照愁身。

双眸欲睡翻成醒,无奈得自家嗔。

十年衣惹洛阳尘,空负了意中人。

(0)

渔父家风.过西塞山访张志和旧隐不得

鳜鱼春水旧迢迢,有客泛兰舠。

而今事往无人问,花落大夫桥。新月小,暮山高。

古风遥。樵青何处,欸乃声声,如意频敲。

(0)

柳含烟.咏柳

江南路,柳丝垂。都少齐梁旧事,玉蛾金茧只霏霏。

挂斜晖。眼眼眉眉都是恨。

人去灵和莫问,谁堪眠起对红闺。晚风吹。

(0)

酒泉子.春夜

花影夭邪,晴月照人今夜。

罗窗半展泪痕斜,有些些。

巫山欲梦楚云遮,绣被香寒宫麝。

隔墙闻响七香车,是谁耶。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