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往丹丘去,因循过一年。
孤云无定止,明月又重圆。
书尾间相问,琴声淡悄然。
何时当会面,吟醉海涛边。
自往丹丘去,因循过一年。
孤云无定止,明月又重圆。
书尾间相问,琴声淡悄然。
何时当会面,吟醉海涛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兼所作,名为《寄白云轩周道正》。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自往丹丘去,因循过一年。"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一座名为丹丘的地方度过了一年时光,"因循"二字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态,也许是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孤云无定止,明月又重圆。" 这两句则描写了自然景物,"孤云"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飘渺,而"明月"的重现,则让人联想到时间的循环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书尾间相问,琴声淡悄然。" 这两句转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交流和内心的情感世界。"书尾"可能是指诗人在书信中询问友人的近况,而"琴声"则表现出一种淡雅平静的艺术享受,"悄然"二字增添了一种低沉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 "何时当会面,吟醉海涛边。" 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相见的渴望,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忘我之境界。"吟醉"一词,更显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空间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以及他与自然、友人的深厚情感。
十年不相见,一见情愈亲。
执手语半塞,但觉频沾巾。
别来事多矣,未易咫尺论。
感君冒雨归,知君意弥敦。
邀我过其庐,灯火如春深。
金碧炫境界,恍然惊一新。
为我时置浴,仍为加柈飧。
止我腹中饥,振我衣上尘。
何劳强剪纸,已复收断魂。
漆炉接膝坐,软语尤殷勤。
闵我忧患馀,漂泊才此身。
劝我葬且居,生死相与邻。
清晨陟高座,四众如云屯。
展转叙契阔,博辨河海翻。
句句不妄发,信矣灵岩孙。
岁暮能几何,缱绻谁我温。
非君美无度,泾渭那更分。
相期在来日,击节徒谆谆。
从来忧患许追随,末路文词特见知。
肯向虞兮悲盖世,空惭赐也可言诗。
炎荒不死疑阴相,汉水相招本素期。
月堕星沈岂人力,辉光他日看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