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忽相值,一笑脱征衫。
未就三都赋,聊寻五柳潜。
并游虽得意,作阔更愁兼。
问字终忘倦,言归但小惭。
旁求须作相,未聘且耕岩。
赠别无多语,禔身要律贪。
青山忽相值,一笑脱征衫。
未就三都赋,聊寻五柳潜。
并游虽得意,作阔更愁兼。
问字终忘倦,言归但小惭。
旁求须作相,未聘且耕岩。
赠别无多语,禔身要律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之仪在游历青山时偶遇西庄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青山忽相值,一笑脱征衫”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相遇的惊喜与释放,脱去官服,仿佛卸下了尘世的重负,回归了自然的怀抱。接下来的“未就三都赋,聊寻五柳潜”,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既有对古代文人雅士精神的致敬,也流露出对现实的逃避与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并游虽得意,作阔更愁兼”两句,既表现了与友人共游的喜悦,又暗示了对广阔世界未知的忧虑,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感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而“问字终忘倦,言归但小惭”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即使在寻求知识与交流中感到疲惫,但内心的满足与快乐却超越了这些短暂的不适。
最后,“旁求须作相,未聘且耕岩”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与隐居两种生活方式的权衡与思考,既渴望有所作为,又不完全排斥隐逸生活,展现出一种复杂而微妙的人生态度。“赠别无多语,禔身要律贪”则以简练的语言收尾,强调了在离别之际,言语已显得多余,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律,这不仅是对朋友的祝福,也是对自己人生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与平衡。
吴门此去逾千里,湘浦离来想数旬。
只见风师长占路,不知青帝已行春。
危怜坏堞犹遮水,狂爱寒梅欲傍人。
事往时移何足问,且凭村酒暖精神。
西风才起一蝉鸣,便算关河马上程。
碧浪鹢舟从此别,丹霄鹄箭忍无成。
二年芳思随云雨,几日离歌恋旆旌。
回首横塘更东望,露荷烟菊倍伤情。
玉帛朝元万国来,鸡人晓唱五门开。
春排北极迎仙驭,日捧南山入寿杯。
歌舜薰风铿剑佩,祝尧嘉气霭楼台。
可怜四海车书共,重见萧曹佐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