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走来三百里,五日以为期。六日归时已是疑。应是望多时。
鞭个马儿归去也,心急马行迟。不免相烦喜鹊儿。先报那人知。
走去走来三百里,五日以为期。六日归时已是疑。应是望多时。
鞭个马儿归去也,心急马行迟。不免相烦喜鹊儿。先报那人知。
这首诗名为《走去走来三百里》,作者虽然未标注,但从风格来看,它更接近于民间小调而非辛弃疾的豪放词风。辛弃疾以宋词闻名,而此诗的简洁口语和叙事性更像唐宋时期的俚歌。
诗中描述了一个人远行归来的情景。主人公走了三百里路,原本约定五天后返回,但第六天仍未到家,心中开始疑惑。他鞭马急归,然而心情焦急反而使马走得慢。为免家人担心,他请求喜鹊帮忙,提前告知妻子他的归来。这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面,表达了旅人归心似箭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古代民间百姓的生活情感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