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客不谢诗,谢诗应太俗。
笑舞老莱衣,高歌对慈竹。
谢客不谢诗,谢诗应太俗。
笑舞老莱衣,高歌对慈竹。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为友人伯川庆生所作,通过描绘友人谢绝礼物而欣然接受诗歌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文化雅趣。
“谢客不谢诗”,开篇即点明友人伯川在收到礼物时,选择了谢绝物质的馈赠,却欣然接受了诗歌这一精神的礼物,体现了其对艺术和文化的珍视,拒绝了世俗的物质诱惑,彰显了高雅的品味。
“谢诗应太俗”,接着诗人巧妙地回应了上句,暗示如果友人接受了俗气的礼物,那将失去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雅的气质。通过对比,强调了诗歌作为礼物的价值和意义,它超越了物质层面,承载着情感、智慧和艺术的深度。
“笑舞老莱衣,高歌对慈竹”,最后两句运用了典故和形象的描绘。老莱子是古代孝顺的典范,他常穿着彩衣,嬉戏于父母面前,以示孝心。在这里,诗人用“笑舞老莱衣”来形容友人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庆祝生日,既表达了对友人孝顺品德的赞美,也寓意着友人生活的快乐与和谐。同时,“高歌对慈竹”则进一步渲染了欢乐的氛围,慈竹象征着友谊和长寿,高歌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友情、文化、艺术和生活哲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高尚情操的赞赏和祝福,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价值。
春半年已除,旧闻诗人语。
老夫始信之,倍觉伤时序。
方春未来时,屈指朝朝数。
十分拟春来,欲与春为主。
那知事已乖,十日九风雨。
纵得暂时晴,应酬纷万绪。
举眼看枝头,春事已如许。
还忆故园花,连年成间阻。
南园亦可人,虽美非吾土。
愿天早放归,容我老农圃。
月下与风前,对花歌且舞。
日日是青春,何必唱金缕。
平分冬气恰经旬,天应新阳产异人。
家世旧来推硕学,胸襟自许作良臣。
不应莲幕淹留久,会见枫宸拔擢新。
但愿朱颜长不老,稳看他日画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