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试乘轺与把麾,笑谈自可解重围。
暮年强健人争羡,平日刚方世所稀。
国步尚艰端有赖,君恩方渥未须归。
时清益展经纶手,直上岩廊秉政机。
屡试乘轺与把麾,笑谈自可解重围。
暮年强健人争羡,平日刚方世所稀。
国步尚艰端有赖,君恩方渥未须归。
时清益展经纶手,直上岩廊秉政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暮年依然强健、充满活力,能够在国家多难之际尽展才能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己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和责任感,以及对君恩的感激。
“屡试乘轺与把麾”一句,展示了诗人的英勇与能力,他能够在战场上驰骋,就像握住马缰一样自如。接下来的“笑谈自可解重围”,则透露出诗人在危难之中保持从容不迫的态度,仿佛轻松就能解开重重困境。
“暮年强健人争羡”一句,说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在同龄人中是令人羡慕的。紧接着,“平日刚方世所稀”,则表明诗人的性格和才能在平时便已显现,是世所罕见的人才。
“国步尚艰端有赖”一句,指出国家正处于困难之中,而诗人是国家所依赖的栋梁。下文,“君恩方渥未须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君主恩泽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还未准备好要离开岗位。
最后两句“时清益展经纶手,直上岩廊秉政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国家安危关头上的积极作为。他像是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更加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经纶手),并且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直上岩廊),掌握着治理国家的关键(秉政机)。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勾勒出了一位忠诚、能力超群的官员形象,以及他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与投入。
霜削风朘缊絮轻,忍能吊古上颓城。
穷途我辈俱相似,老态今年转可惊。
差喜有儿胜伯道,故知无婢效康成。
紫阳溪上馀茅屋,终与沙鸥不负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