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方去言用予喜归韵见寄三首·其三》
《次韵方去言用予喜归韵见寄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野鸟呼风金粟堆,曲江宫殿委荒苔。

是非谁办笔褒贬,鸿燕屡惊春去来。

偃月人今奸骨朽,浣花翁未醉眉开。

吟君诗罢登山崦,立尽斜阳尚懒回。

(0)
注释
野鸟:指在野外的鸟儿。
呼风:呼唤风。
金粟堆:可能指代皇家陵墓或遗迹。
曲江宫殿:唐代长安的名胜,这里指代过去的繁华。
委荒苔:被荒草覆盖。
是非:对错、善恶。
笔褒贬:用笔评判、评论。
鸿燕:大雁和燕子。
春去来:春天的更迭。
偃月:形容人的形象如弯月,可能指代权贵。
奸骨朽:形容人的罪恶已成过去,骨头都已腐朽。
浣花翁:杜甫的别称,以其居所浣花草堂得名。
未醉眉开:还未完全从醉酒中清醒,但心情愉快。
吟君诗:吟诵你的诗。
登山崦:登上山丘。
斜阳:夕阳。
懒回:不想返回。
翻译
野鸟呼唤着风穿过金粟堆,曲江的宫殿如今被荒草覆盖。
是非善恶由谁评说,春来秋去,飞鸿燕子多次惊扰。
那些曾作恶的人如今骨头已朽,而浣花翁仍未从醉梦中醒来。
读完你的诗后我登上山冈,直到夕阳西下仍不愿归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荒凉废弃的景象。开篇“野鸟呼风金粟堆,曲江宫殿委荒苔”两句,通过野鸟的叫声和金色的谷物堆积,以及被荒草覆盖的宫殿,勾勒出一幅自然界与人造建筑并存却又各自沧桑的画面。接着“是非谁办笔褒贬,鸿燕屡惊春去来”两句,则是说评判世事的是非的人已不再,而燕子在春天来临时频频惊飞,这里通过燕子的动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偃月人今奸骨朽,浣花翁未醉眉开”两句,描写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景。偃月者,指月下独酌之人,这里化用了古代隐士的意境,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而“浣花翁”,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称呼,“未醉眉开”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最后,“吟君诗罢登山崦,立尽斜阳尚懒回”两句,是说在吟咏朋友的诗歌之后,诗人登上山丘,站在那里直到夕阳西下,都还不愿意回去。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学创作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荒凉宫殿、野鸟鸿燕以及个人的生活态度等的描写,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怀念过去、享受自然之美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奉和严藕渔宫允蒙恩予假南还述怀之作次元韵·其三

三时晴雨望高旻,沮溺无心笑问津。

香草未能忘楚国,桃花那识有秦人。

春秋义向渔樵重,日月书归草野真。

远志何妨为小草,君归更卧惠山春。

(0)

答祁七苞孙·其三

镜湖佳在镜湖桥,兰枻维时奏玉箫。

东市虽然琴散绝,西秦尚未筑声消。

能逢句践方君子,莫吊湘累只大招。

慷慨肯教生白发,衔杯且趁落花朝。

(0)

答祁七苞孙·其二

诸父高风我所师,名齐骠骑几人知。

忠良子姓难无忝,少小英雄易有时。

水爱苧萝能雪耻,山怜芝石解衔悲。

兰亭往日同修禊,觞咏而今更有谁。

(0)

东越抚军寿词·其二

惊春宫柳发新年,嘉庆人趋节钺前。

岂有元公非吐握,自来山甫此蕃宣。

天开草昧先雷雨,日出光华带水烟。

鸣鸟海隅应不少,因欢平格舞翩翩。

(0)

又答其弟仲夔·其二

与我神交几啸歌,林宗一路话烟萝。

休言高尚皆金马,亦有文章在玉珂。

兰草自为王者出,羊裘终柰故人何。

君家父子高台阁,应念穷居著述多。

(0)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其十四

轩辕上天日,帝子亦成仙。

吹笛知何去,遗音空暮烟。

君臣双绝峡,兄弟两飞泉。

终古馀汤沐,禺阳苍翠边。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