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晓气清,钟鼓报新晴。
乍睹阳乌色,频闻喜鹊声。
纵难期上熟,差足慰深耕。
忍见民穷极,唯宜岁事成。
高楼晓气清,钟鼓报新晴。
乍睹阳乌色,频闻喜鹊声。
纵难期上熟,差足慰深耕。
忍见民穷极,唯宜岁事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新景象的画面。开篇“高楼晓气清,钟鼓报新晴”两句,通过高楼上感受到的清晨凉爽空气和寺庙中传来的更替旧岁迎接新年的钟鼓声,营造出一个喜悦祥和的氛围。接着,“乍睹阳乌色,频闻喜鹊声”两句,则是诗人初见到太阳如乌云般的温暖颜色,以及听到喜鹊欢快的鸣叫声,这些都是春天生机勃勃的象征。
然而,在这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背后,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对农事的担忧和对民众困境的同情。“纵难期上熟,差足慰深耕”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关切,即便是如此,也只能勉强地安慰那些日夜辛勤耕作的农人。最后,“忍见民穷极,唯宜岁事成”则显露出了诗人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以及希望通过一年一度的丰收来缓解他们困境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春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怀和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入夏经月雨,园路久已荒。
今朝偶一到,蒿艾如人长。
岂惟蛙黾豪,颇觉蜂蝶狂。
怅然怀故山,舍东百本桑。
迨此积雨馀,枝叶沃以光。
父老适相遇,藉草挥一觞。
一觞颓然醉,笑语相扶将。
赋诗示儿子,此乐未易忘。
北商久不通,梨枣罕登盘。
山舍惟有橘,琐细如弹丸。
此外则柿栗,收拾猿鸟残。
虽无庞翁话,儿孙亦团栾。
今岁雨雪晚,岁暮始大寒。
二稚乃可怜,不诉衣襦单。
地炉有微火,诵书到更阑。
我老多感慨,赖汝差自宽。
我昔自蜀归,百年已过半。
观棋未终局,回视斧柯烂。
饱知山林乐,富贵何足换。
退休失健决,正坐闇且懦。
齿发日衰残,岁月难把玩。
萧朱尚或隙,籍湜固宜畔。
出门无一欣,抚事有三叹。
新年遂七十,推敬愧里闬。
眷眷惜兹夕,凛凛畏明旦。
豁然忽大笑,愁若春冰泮。
穷达真两忘,生死付一贯。
清尊既潋滟,硕果亦璀璨。
拥门纷鼓笛,上寿列童冠。
老翁亦忘疲,起舞影零乱。
不独誇痴顽,自足洗患难。
投床判宿酲,美睡到日旰。
仲秋谷方登,螟生忽告饥。
艰难冀一饱,俯仰事已非。
贷粮助耕耘,客主更相依。
一旦忽如此,欲语涕屡挥。
共敛螟之馀,存者牛毛稀。
吾儿废书出,辛苦幸庶几。
夜半闻具舟,怜汝露湿衣。
既夕不能食,念汝戴星归。
手持一杯酒,老意不可违。
秫瘦酒味薄,食少鸡不肥。
颇闻吴中熟,多稼彻王畿。
亦欲就饱处,无羽能奋飞。
官富哀我民,榜笞方甚威。
渠亦岂得已,抚事增歔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