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何庵观水陆功德》
《访何庵观水陆功德》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古风

山收雨脚云气湿,葛藤刺屦穿径入。

精庐桃李花漫山,磬钟声绕落花间。

野僧净设伊蒲供,译说西方如说梦。

我方谈笑耳不闻,寒窗暮对西山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访庵观礼的体验,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首句“山收雨脚云气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山间的景象,云气弥漫,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雨水洗涤过,充满了湿润与清新。接着,“葛藤刺屦穿径入”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行走在山间小径上的感受,藤蔓交错,不经意间可能被藤条刺到,增加了行走的趣味和挑战。

进入庵中,诗人用“精庐桃李花漫山”来描述庵内环境的清幽与美丽,桃李花开满山,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着庵内生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磬钟声绕落花间”则进一步渲染了庵内的宁静氛围,钟磬之声在飘落的花瓣间回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接下来,“野僧净设伊蒲供,译说西方如说梦”两句,描绘了僧人以纯净之心准备供品,以及他们对于西方世界的说法,仿佛是在梦境中探索未知。这里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神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最后,“我方谈笑耳不闻,寒窗暮对西山云”表达了诗人置身于庵中,与僧人交谈时的轻松愉快,以及面对窗外西山云雾时的宁静与沉思。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访庵观礼过程中的自然之美、宗教之静以及个人心灵的触动,是一幅融合了自然景观、宗教氛围和个人情感的生动画卷。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读书堂在乌江即唐张文昌读书处自五代至宋皆世守之渡江后为史氏所有

漫有五车书不读,岂似一编勤过目。

痴儿鬻肆蠹鱼书,巨富牙签尘满屋。

市南水竹一亩空,平生腹笥史长公。

闭户却扫得真乐,冥搜万古窥鸿濛。

淹留岁时亦何有,策勋兹事要持久。

吾家文昌读书处,好在溪山落君手。

上方治定登文儒,东观石渠森宝书,望公起直承明庐。

从来海内知名士,须读人间未读书。

(0)

奉送李彦国还庐陵

李生来岭南,自挟书一束。

食箪寄萧寺,矻矻昼夜读。

馀子让头角,文作翻手速。

小试不尽能,它日真可卜。

里中老仙伯,曾对玉堂宿。

高节老弥厉,名盖斗南北。

掖垣我畏友,不爱万钟禄。

卷藏一丘下,勋业所迫逐。

子归问道要,储作饥岁谷。

富贵偶然耳,吾欲子金玉。

(0)

和蔡济忠天字韵

忆我初识君,屈指今七年。

盐车著骐骥,驽蹇纷争先。

谓当对清闲,帝席半夜前。

稍使修世官,复近尺五天。

如何尚朱绂,亦堕岭海边。

前山春色多,佳树午阴圆。

散策履幽径,方舟下长川。

心目得开明,语笑为芳鲜。

但恨暝色至,不得穷攀援。

尚欲夜然犀,下照蛟龙渊。

清游渺难继,归梦苍山巅。

须君换鹅帖,更叙山阴贤。

(0)

训蒙绝句.逝者如斯二首·其一

如何物却能形道,只为皆存理一端。

偶感斯川存动理,故言逝者可同观。

(0)

训蒙绝句.古者以利为本

论性无非日用间,何须虚诞与深艰。

昭昭万事皆其理,只是功夫欲顺难。

(0)

训蒙绝句.人心道心三首·其二

因形与理别言心,其实随形有理存。

才与理违形独用,便为物欲理皆昏。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