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沙春路迟,柳倒却如眉。
因入竹间室,闲吟壁上诗。
护花常换土,割水暂通池。
延赏欲终日,涤烦茗苦时。
踏沙春路迟,柳倒却如眉。
因入竹间室,闲吟壁上诗。
护花常换土,割水暂通池。
延赏欲终日,涤烦茗苦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探访金冲垣涤烦坞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踏沙春路迟”,诗人缓缓走在春天的沙路上,脚步显得有些迟缓,仿佛在细细品味这初春的气息。接着,“柳倒却如眉”,春风吹拂下,垂柳轻摆,其形态宛如女子的眉毛,生动地描绘出柳树的柔美姿态。
“因入竹间室,闲吟壁上诗”两句,诗人进入竹林中的小屋,闲适地吟诵着墙壁上的诗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诗意的氛围。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流露出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护花常换土,割水暂通池”描绘了园丁们精心照料花朵和疏通水流的场景,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尊重。
最后,“延赏欲终日,涤烦茗苦时”则点明了诗人在此处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愉快的一天,通过品茗来消除烦恼,享受宁静的时光。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
道人心与太极会,结茅直与孤根对。
捲帘秪在香影中,开户独当霜雪际。
我闻老逋湖上宅,老树团团春拍拍。
巡檐时复索一笑,野月高标斗清白。
何如道人屋如斗,蒲团祗荷南枝右。
定回但见影满窗,群咡暗闻香逼肘。
嗟予生平怀此癖,雪后蹇驴时一策。
绕花哦作清苦辞,每欲及骚追楚魄。
道人心骨如花清,岁寒我亦当同盟。
撷芳煮鹤作清供,竦身端合归蓬瀛。
群峰嵯峨互相依,九龙跳跃万马随。
苍松怪石倚天碧,岚气日夕沾人衣。
幽花野草香涧谷,山中寒暑自四时。
孝标当年隐其内,劲节上与山争奇。
纷纷馀辈方进取,谁能退缩山之陲。
困来和云卧白石,醒后冲烟登紫微。
古今名利天下重,此子似欲一手提。
白头老僧好事者,泛览景物裁为诗。
使我一读重叹息,玩味展转忘其疲。
世途扰攘吾已厌,便欲命驾寻荒祠。
左骖白鹿右黄鹄,与子相从不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