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嵯峨互相依,九龙跳跃万马随。
苍松怪石倚天碧,岚气日夕沾人衣。
幽花野草香涧谷,山中寒暑自四时。
孝标当年隐其内,劲节上与山争奇。
纷纷馀辈方进取,谁能退缩山之陲。
困来和云卧白石,醒后冲烟登紫微。
古今名利天下重,此子似欲一手提。
白头老僧好事者,泛览景物裁为诗。
使我一读重叹息,玩味展转忘其疲。
世途扰攘吾已厌,便欲命驾寻荒祠。
左骖白鹿右黄鹄,与子相从不尔离。
群峰嵯峨互相依,九龙跳跃万马随。
苍松怪石倚天碧,岚气日夕沾人衣。
幽花野草香涧谷,山中寒暑自四时。
孝标当年隐其内,劲节上与山争奇。
纷纷馀辈方进取,谁能退缩山之陲。
困来和云卧白石,醒后冲烟登紫微。
古今名利天下重,此子似欲一手提。
白头老僧好事者,泛览景物裁为诗。
使我一读重叹息,玩味展转忘其疲。
世途扰攘吾已厌,便欲命驾寻荒祠。
左骖白鹿右黄鹄,与子相从不尔离。
这首诗描绘了九龙山的壮丽景色和隐逸生活的高洁情怀。首句“群峰嵯峨互相依,九龙跳跃万马随”,展现了山势的峻峭和动态感,仿佛山峰如龙腾跃,群峰相依,如同万马奔腾。接着,“苍松怪石倚天碧,岚气日夕沾人衣”描绘了青松翠石与傍晚山岚的交融,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诗人赞美了山中的四季分明,自然和谐:“幽花野草香涧谷,山中寒暑自四时。”这里暗含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然后,提到孝标这样的隐士,他的节操与山争奇,表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接下来,诗人批评世俗之人忙于追求名利,而忽略了自然的宁静:“纷纷馀辈方进取,谁能退缩山之陲。”
诗人自己则表示厌倦尘世纷扰,渴望追随隐者的足迹:“困来和云卧白石,醒后冲烟登紫微。”他想象着与白鹿黄鹄为伴,远离尘嚣。最后,诗人感叹灵源唯堂上人的诗才,读之令人深思,甚至忘记疲劳:“使我一读重叹息,玩味展转忘其疲。”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批判,体现了叶颙超然物外的品格和审美情趣。
宫烟晓散春如雾。
参差护晴窗户。
柳色初分,汤香未冷,正是清明百五。
临流笑语。
映十二阑干,翠嚬红妒。
短帽轻鞍,倦游曾偏断桥路。
东风为谁媚妩。
岁华顿感慨,双鬓何许。
前度刘郎,三生杜牧,赢得征衫尘土。
心期暗数。
总寂寞当年,酒筹花谱。
付与春愁,小楼今夜雨。
螺甲磨星,犀株杵月,蕤英嫩压拖水。
海蜃楼高,仙蛾钿小,缥缈结成心字。
麝煤候暖,载一朵、轻云不起。
银叶初生薄晕,金猊旋翻纤指。
芳杯恼人渐醉。
碾微馨、凤团闲试。
满架舞红都换,懒收珠佩。
几片菱花镜里,更摘索双鬟伴秋睡。
早是新凉,重薰翠被。
收帆渡口。
认远岸夜篝,松炬如昼。
还见沙痕雪涨水纹霜后。
秦宫梦到无肠断,望明河、月斜疏柳。
琐窗相对,茶边犹记,眼波频溜。
渐嫩菊、初篘绿酒。
叹风味尊前,潇洒如旧。
几度金橙香雾,玉盘纤物。
清悉小醉凄凉里,拚今生、容易消瘦。
草心春浅,年年相忆,看灯时候。
清飚吹衣裳,缥缈凌层巅。
玲珑峭壁下,杖策穷回旋。
名图谢模写,大巧无雕镌。
窅如晴云影,霭霭行青天。
飘如水风会,微澜起平川。
石崖前蔽亏,胜事惜未全。
吾将运真宰,疏凿成坦然。
结茅此山阿,长吟伴飞仙。
嬴秦乱天纲,猛志凌海水。
长驱万山石,鞭策无远迩。
余威及兹地,夜半走百鬼。
仙人惜灵宫,一怒俱披靡。
巉然断崖上,遗迹俯清泚。
溪声助叱咤,野藓避冠履。
兹事三千年,孰決非与是。
摩挲苍玉纹,挽仰求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