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风独倚最高台,漠漠平沙孤屿开。
短塔正如看水立,危峰争欲渡江来。
于时白浪千帆下,何处青天一鹤哀。
兴剧不知归路晚,淡烟斜日满蒿莱。
迎风独倚最高台,漠漠平沙孤屿开。
短塔正如看水立,危峰争欲渡江来。
于时白浪千帆下,何处青天一鹤哀。
兴剧不知归路晚,淡烟斜日满蒿莱。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孤独的山水画卷。诗人独立于最高之台,迎风而立,眼中所见是广阔无垠的平沙与孤屿。短塔静立,仿佛凝视着水面,而危峰则似乎欲渡江而来,充满了动态感与力量感。在这样的背景下,千帆从白浪中缓缓驶下,一只青天之鹤哀鸣,增添了几分悲凉与深远的意境。
诗中的“淡烟斜日满蒿莱”一句,将画面定格在了黄昏时刻,淡淡的烟雾与斜阳洒满了荒草之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与感慨。
平生寡所识,识君恨不早。
到处诵新诗,山东李白好。
岂无长安一席地,令汝却向青门道。
道傍车马何喧阗,我欲试奏钟期弦。
柔丝弱指冻不发,玉轸金徽空自怜。
掩泪持将赠君子,相随锦囊行万里。
吟龙高调结冰霜,别鹤孤怀寄山水。
宓子风流竟惘然,遥传清响下吴天。
期君一鼓南薰什,莫咏琵琶江上篇。
为欢日苦短,为别日苦长。
与子期燕中,不知几星霜。
寒枝噪乾鹊,故人登我堂。
东风随裾来,四坐为芬芳。
缱绻未及申,命酒且尽觞。
流尘满金徽,拂拭荐瑶床。
弹者志文王,听者称望羊。
击节三起坐,掩抑以彷徨。
安得双鸾翼,凌云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