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县已判歌钟列,六佾将开羽戚分。
尚想燕飞来蔽日,终疑鹤影降凌云。
三县已判歌钟列,六佾将开羽戚分。
尚想燕飞来蔽日,终疑鹤影降凌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庄重而神圣的场景,通过对古代礼仪的细腻描述,展现了古人对于祭祀活动的郑重其事和敬畏之心。"三县已判歌钟列"中,"三县"可能指的是古代行政区划中的三个县级单位,而"判"则是分配、安排的意思,这里暗示着一种对祭祀场所的严格准备;"六佾将开羽戚分"则表明了祭祀时舞者和乐手的位置已经排列好,等待仪式开始。
在下一句中,诗人通过"尚想燕飞来蔽日"表达了一种向往,即希望燕子能够像古代故事中的祥瑞之鸟一样,从天而降,以示吉兆。最后一句"终疑鹤影降凌云"则表现了诗人对传说中仙鹤降临的期待和向往,"终疑"表达了一种持续不解、难以断定的情感状态。
整首诗语言古朴而庄严,通过具体细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圣、肃穆的氛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祭祀活动的虔诚态度和对自然现象的崇敬心理。
金华山人王孝子,自来生长金华里。
阿母初生孝子时,鸣鹊飞来树头止。
子生日长母日健,每听鹊声心辄喜。
鹊声在树母在堂,孝子晨昏具甘旨。
愿言阿母享遐龄,鹊声喳喳长在耳。
阿母生子愿子贤,今子作官东海涘。
一朝母逝鹊不来,回首家乡隔山水。
鹊不来兮其奈何,母子恩情那得已。
天高地深恨无托,作轩名鹊良有以。
我亦飘零未归客,父母早殁失怙恃。
十年空守骨肉函,有泪不入黄泉底。
故山非无一抔土,长路风尘阻戎垒。
闻君孝行未识君,为记诗章持送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