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东莱吕先生·其四》
《哭东莱吕先生·其四》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蟠际函三极,精微破一毫。

百川沧海受,五岳众山高。

退托初何有,声名肯自豪。

谁人伤日月,用力尔徒劳。

(0)
翻译
它的边界延伸到天地的极限,细微之处也能洞察无遗。
无数河流汇聚成大海,五大名山傲视群峰。
起初它并无退缩,名声却从不自夸。
又有谁会因日月的流逝而悲伤,你的努力只是徒劳。
注释
蟠际:形容范围广大,像龙盘曲于天地之间。
函三极:指包容天地、宇宙的广阔空间。
精微:极其精细微妙。
破一毫:洞察事物的细微差别。
百川:众多河流。
沧海:形容大海深广。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
退托:退缩或推托。
声名:声誉和名声。
自豪:自夸或引以为豪。
伤:感到悲伤或惋惜。
用力尔徒劳:你的努力白费力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哭东莱吕先生(其四)》。从诗中可以看出,孙应时对已故去的朋友或师长——东莱吕先生怀有深厚的情感,并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无奈与哀伤。

“蟠际函三极,精微破一毫”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中细小到极致的变化,如同用力去破解最微小的事物。这里的“蟠际函三极”指的是天地万物都包容其中,而“精微破一毫”则是说即便是非常精微的东西,也能被发现并突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界万象、生死流转的深刻领悟。

“百川沧海受,五岳众山高”写出了大自然的壮丽与永恒。百川归入大海,五岳巍峨,这些景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广阔无边,也象征着时间的悠长和生命的渺小。

“退托初何有,声名肯自豪”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与超脱。诗中的“我”在面对世俗的荣辱时选择了退隐,不再追求那些虚幻的名声和地位。

最后,“谁人伤日月, 用力尔徒劳”则是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努力无果的哀叹。在这里,诗人感慨于时间的流逝,以及个人在面对这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时所做出的努力往往是徒劳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与功名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九松山

阳崖阴巘相吐吞,上有千年祗树园。

九松盘盘踞其顶,下临众木如儿孙。

我闻五株已成石,盘山楼松馀画迹。

此木疑被女夷铸,不然驻鹤神仙宅。

凌空苍翠势未已,停銮几度徘徊视。

庾梅渭竹空传名,阅历沧桑惟有此。

(0)

听唐侃弹琴

萧森梧竹含秋清,银猊吐篆萦风轻。

虚堂万籁俱阒寂,唐侃琴掺锵锵鸣。

一弹再抚馀音杳,松风水月襟怀渺。

孤鹤横空唳一声,繁丝弱竹喧群鸟。

(0)

穿林含素影,入水漾金波。

芦岸苍茫夕,渔舟欸乃歌。

砧寒愁越女,箫咽泣秦娥。

似喜高人赏,流光照独哦。

(0)

暮春望雨书怀

几片轻云散作霞,炎风时捲土兼砂。

不须羯鼓催花放,未足甘霖懒看花。

(0)

左都御史王安国出抚粤东以伊父年届七旬奏乞封典特允所请并诗以赐之

宪府峨冠际,岩疆驻节初。仁风敷岭海,?日永庭除。

紫凤忻衔诰,斑莱试舞裾。

更希臻上瑞,举世乐华胥。

(0)

采莲曲·其一

霞作衣裳露作珠,仙娥结束与人殊。

一叶扁舟泛明月,才离若水又方壶。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