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依我住,晨夕不暂离。
三月不相见,惓惓系我思。
吹呼入门来,一笑舒双眉。
登我所坐榻,弄我所吟诗。
我吟三十载,苦心实在兹。
名山传绝业,回首当付谁?
数篇乞记诵,授之复何私。
他时晓人事,应识此言悲。
七年依我住,晨夕不暂离。
三月不相见,惓惓系我思。
吹呼入门来,一笑舒双眉。
登我所坐榻,弄我所吟诗。
我吟三十载,苦心实在兹。
名山传绝业,回首当付谁?
数篇乞记诵,授之复何私。
他时晓人事,应识此言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外孙信儿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七年的时间里,信儿一直陪伴在诗人身边,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两人从未分离。三个月不见,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信儿的到来,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轻松,他邀请信儿上座,一起分享自己的诗歌作品。
诗人感慨自己三十年的创作生涯,每一首诗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名山大川间的绝世佳作,现在却让他忧虑,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将来该由谁传承呢?他请求信儿记住并背诵几篇诗作,不是为了私心,而是希望将来信儿能理解并传承这份文化价值。
诗中流露出对后辈的期望和对文化遗产传承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信儿的深厚情感和信任。通过与信儿的互动,诗人不仅传递了自己的知识,更在心灵上给予了他关怀和指导,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教育和影响。
近代何人能画柳,东吴张生称国手。
沈周陆治不复作,艺苑声名生独有。
是时燕京风日妍,生也拈笔当窗前。
墨花片片落缣素,千树万树含春烟。
柔条窣地飏轻缕,密叶隐天带疏雨。
耳畔疑闻黄鸟声,宛然坐我江潭浒。
对君此画融心神,顿令价比连城珍。
不须更写河桥色,落日苍茫愁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