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何人能画柳,东吴张生称国手。
沈周陆治不复作,艺苑声名生独有。
是时燕京风日妍,生也拈笔当窗前。
墨花片片落缣素,千树万树含春烟。
柔条窣地飏轻缕,密叶隐天带疏雨。
耳畔疑闻黄鸟声,宛然坐我江潭浒。
对君此画融心神,顿令价比连城珍。
不须更写河桥色,落日苍茫愁杀人。
近代何人能画柳,东吴张生称国手。
沈周陆治不复作,艺苑声名生独有。
是时燕京风日妍,生也拈笔当窗前。
墨花片片落缣素,千树万树含春烟。
柔条窣地飏轻缕,密叶隐天带疏雨。
耳畔疑闻黄鸟声,宛然坐我江潭浒。
对君此画融心神,顿令价比连城珍。
不须更写河桥色,落日苍茫愁杀人。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汪元范所作,题为《张恭父画柳》,是对画家张生(恭父)所绘柳树作品的高度赞赏。诗中描绘了张生在燕京风和日丽的环境中,以精湛技艺在窗前挥毫作画的情景。
诗中首先提到“近代何人能画柳”,表达了对张生画技的推崇,称其为“东吴张生称国手”,意指张生在绘画领域有着国手级的技艺。接着,诗人赞扬了沈周和陆治两位前辈画家不再创作,而张生却在艺术界独领风骚。
接下来的几句诗详细描述了张生作画的过程和成果:“是时燕京风日妍,生也拈笔当窗前。墨花片片落缣素,千树万树含春烟。”描绘了张生在明亮的阳光下,用墨在绢素上绘制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柳树景象,仿佛春天的气息弥漫其中。诗中还通过“柔条窣地飏轻缕,密叶隐天带疏雨”这两句,细腻地刻画了柳枝随风飘扬、树叶在细雨中的朦胧之美。
最后,“耳畔疑闻黄鸟声,宛然坐我江潭浒”两句,运用听觉和视觉的结合,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到画作带来的生动与宁静。诗人感慨道,“对君此画融心神,顿令价比连城珍”,表达了对张生画作的深刻情感共鸣,并将其价值比作珍贵的连城之宝。
整首诗通过对张生画作的细腻描绘和高度评价,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艺术的独特审美和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优秀艺术作品的珍视与推崇。
吟情自觉都无趣,况复离居感物华。
厌读群书寻野径,闲收落叶煮山茶。
烧残寒菊花犹在,霜过香橙味转加。
因想前期重搔首,不堪秋思极长沙。
春雨萧萧寒食天,远行犹在楚江边。
人思故国迷残照,鸟隔深花语断烟。
薄宦未能酬壮节,良时空自感流年。
因循未学陶潜兴,长见孤云倍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