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良佐》
《次韵良佐》全文
宋 / 陶梦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回也逍遥只寓言,参乎三省道真传。

明知荣悴何由我,谁道修为亦属天。

朝市山林皆寄耳,简编灯火故依然。

穷年矻矻人休讶,山宅臞儒便是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liángzuǒ
sòng / táomèngguì

huíxiāoyáozhīyáncānsānshěngdàozhēnchuán

míngzhīróngcuìyóushuídàoxiūwèishǔtiān

cháoshìshānlínjiēěrjiǎnbiāndēnghuǒrán

qióngniánrénxiūshānzhái便biànshìxiān

注释
回也:指颜回,孔子的学生。
寓言:比喻性的故事或言论。
参乎:向孔子请教。
三省:自我反省三次,即‘吾日三省吾身’。
道:传授。
真传:真正的教诲。
荣悴:荣耀和困厄。
何由我:由谁决定。
修为:修炼、修行。
属天:归于天意。
朝市:朝廷和市井,代指世俗社会。
山林:隐居之地。
皆寄耳:都只是听听而已。
简编:书籍。
灯火:夜晚读书的灯火。
穷年:终年。
矻矻:勤劳不懈的样子。
人休讶:别人不必惊讶。
臞儒:瘦弱的书生。
仙:神仙。
翻译
颜回的生活自在如同寓言,孔子以参悟反省教导真实之道。
明白荣华和困厄不由自己决定,谁又说修行也是上天安排。
无论朝堂还是山林都只是耳边过客,书籍与灯火陪伴始终不变。
一生勤勉不让人惊讶,清贫的书生也能成为神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陶梦桂的《次韵良佐》,主要探讨了人生的逍遥与修为,以及对世俗与隐逸生活的态度。首句“回也逍遥只寓言”提到颜回的逍遥生活只是寓言式的理想,接下来“参乎三省道真传”强调通过深入反省和学习才能真正领悟人生之道。第三句“明知荣悴何由我”表达出对人生荣辱无常的清醒认识,认为个人无法左右。第四句“谁道修为亦属天”则暗示修行并非全然由天定,个人努力不可或缺。

第五句“朝市山林皆寄耳”表明诗人不被尘世的喧嚣所动,无论是都市还是山林,都只是耳边过客。第六句“简编灯火故依然”则描绘出诗人坚守读书和思考的生活方式,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灯火依旧。最后一句“穷年矻矻人休讶,山宅臞儒便是仙”表达了诗人虽生活清贫,但勤勉不息,以瘦削的书生形象自居,视之为一种超脱世俗的仙人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淡泊名利、自我修养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陶梦桂
朝代:宋

陶梦桂(一一八○~一二五三),字德芳,隆兴府(今江西南昌)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一二○)进士,调德安府司户参军。辟为安陆军节度推官。入荆南、四川安抚司幕。历知吉州万安、鄂州武昌县,通判辰州、岳州。官至朝请郎。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命知容州,未赴。閒居十五年,宝祐元年卒,年七十四。有《平塘陶先生诗》三卷(卷三为附录),今仅存民国宜秋馆翻刻清雍正十二年修补明崇祯元年裔孙陶文章刊本。事见本集卷三宋罗必先《故知容州朝请陶公墓志铭》及近人李之鼎跋。 陶梦桂诗,以宜秋馆翻刻本(藏浙江图书馆)为底本,底本明显错讹酌
猜你喜欢

温其示梅诗用韵为谢兼简士特·其一

可喜刘郎鬓未霜,能容宋玉近东墙。

自知老眼无春事,谁意穷途得夜光。

前日桃园真有路,何时兰室可无香。

便须一醉经千日,免作人间寸寸肠。

(0)

寄益谦

青鬓追随到白头,中间忧患两悠悠。

异时果有臧仓沮,他日宁无雍齿侯。

旧隐重过三径菊,昔贤何在五湖舟。

一杯坐阻论文酒,老懒闭门春事休。

(0)

绍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蒋助教言正招游阳华婆娑岩下薄暮乃归得诗五绝以纪其事·其五

我识阳华六十年,当时面目故依然。

清泉白石都无恙,华发苍颜只自怜。

(0)

地迥七杉成斗野,雨馀双练泻晴川。

(0)

书事七首·其一

诸将纷然各自雄,面前全隔马牛风。

尚衣已办通天带,何日临门送晋公。

(0)

喜李鹤田至次阮云心韵兼寄·其一

月树秋来碧几寻,古芗熏彻紫芝吟。

无因得去陪清赏,祇寄山君一寸心。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