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树秋来碧几寻,古芗熏彻紫芝吟。
无因得去陪清赏,祇寄山君一寸心。
月树秋来碧几寻,古芗熏彻紫芝吟。
无因得去陪清赏,祇寄山君一寸心。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蕴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深厚的情感。开篇“月树秋来碧几寻”,描绘出一幅秋夜月光下的幽静景象,“碧几寻”形容月光如水般清澈。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预示着诗人心境的清净与宁静。
接下来的“古芗熏彻紫芝吟”,则是借用了香炉中的紫芝(一種傳說中能長生不老的仙草)熏香来比喻诗人的高洁情操和深厚的情谊。古芗即古老的香炉,熏彻则是熏香至透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无瑕。
“无因得去陪清赏”,表达了诗人没有特定原因就能与友人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这里的“无因”是一种随缘的境界,不为外物所牵绊,自在享受心灵的沟通。
最后,“祇寄山君一寸心”,则是诗人将自己的真挚之心比喻为一寸之地,寄托给友人。这句话充满了深情和依恋,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的情谊长存,如同这片寄托的心灵之地永远不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香炉熏香这一文化符号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纯净和深厚的情谊。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长存的美好愿望。
平生甘抱拙,何用天孙巧。
不知柳柳州,年年乞多少。
天孙今夜渡天河,人言天上巧最多。
妾今抱拙不求巧,愿赐拙多宁巧少。
东家巧女如凤凰,罗襦绣得金鸳鸯。
少年嫁夫先得巧,明珠论斗金盈箱。
妾守空闺甘寂寞,苦心不恋东家乐。
却笑天孙长别离,纵使巧多徒尔为。
弱龄志家学,黾勉事讨论。
显扬恨无术,恻恻长抱辛。
今岁倏四十,劬劳在兹辰。
宠光适下贲,沛及没与存。
易名锡美谥,赠诰颁紫宸。
片言重山岳,卓彼云汉文。
悲喜集中怀,庆慰来上宾。
匪徒事夸耀,大节从此伸。
鞠躬谢苍旻,何以酬明恩。
君亲两毋忘,不负六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