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烟漠漠春何处。试问水边风絮。部分晚来疏雨。
只共芭蕉语。愁将花信频频数。毕竟春深多许。
莫遣流莺催汝。一夕过南浦。
轻烟漠漠春何处。试问水边风絮。部分晚来疏雨。
只共芭蕉语。愁将花信频频数。毕竟春深多许。
莫遣流莺催汝。一夕过南浦。
这首《桃源忆故人》描绘了一幅春日烟雨中的江南画卷,细腻地捕捉了季节变换中自然与人心的微妙情感。
“轻烟漠漠春何处”,开篇以轻柔的烟雾渲染出春日的朦胧之美,引人遐想春天的踪迹究竟藏匿于何处。接着,“试问水边风絮”一句,将视线转向水边,通过观察随风飘荡的柳絮,进一步探索春天的痕迹。这里,柳絮不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暗含着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部分晚来疏雨,只共芭蕉语。”傍晚时分,稀疏的雨滴轻轻洒落,与窗外的芭蕉叶相伴,仿佛在低语诉说。这一场景既展现了春天雨后的清新与宁静,又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思考。
“愁将花信频频数,毕竟春深多许。”诗人借“花信”(指报春的花讯)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不舍,同时暗示了春天的短暂与珍贵。这里的“愁”并非纯粹的哀伤,而是一种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
最后,“莫遣流莺催汝,一夕过南浦。”诗人劝告那些急于离去的黄莺,不要匆匆离开,希望它们能多停留一些时间。这句话既是对春天美景的挽留,也是对时光易逝、珍惜当下的哲思。
整体而言,《桃源忆故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江南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