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遮西日望褒斜,百折舟行尚玉沙。
风趁港回帆落柱,草迷路断牵收车。
长烟漠漠非吾土,老树离离似我家。
今夜宿头应更好,月明四面尽芦花。
手遮西日望褒斜,百折舟行尚玉沙。
风趁港回帆落柱,草迷路断牵收车。
长烟漠漠非吾土,老树离离似我家。
今夜宿头应更好,月明四面尽芦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宿柁头次及甫入沌韵》。诗中描绘了诗人乘舟西行,经过褒斜之地,舟行于曲折的江河之上,沙洲映照着阳光。风力助航,帆影摇曳,而道路被草丛遮掩,显得迷茫。诗人身处异乡,望着远处的漠漠长烟和疏离的老树,心中涌起思乡之情,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家中。
夜晚来临,诗人期待在前方找到更好的宿处,因为那里将是月光洒满芦花的宁静之地。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知宿处的期待。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