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黄河用上介龙深甫迁居旧韵》
《过黄河用上介龙深甫迁居旧韵》全文
宋 / 洪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风埃如雾满川黄,马上朝来识太行。

水泻浊河桥甚壮,沙连远塞路何长。

皇华复讲衣裳会,京阙今为毡罽乡。

夹道桑麻过千亩,野花时有一枝香。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过黄河时所见之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的交融。首句“风埃如雾满川黄”以浓墨重彩勾勒出黄河沿岸的景象,黄沙弥漫,风尘滚滚,渲染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氛围。接着“马上朝来识太行”,诗人骑马前行,逐渐辨识出巍峨的太行山脉,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

“水泻浊河桥甚壮,沙连远塞路何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黄河的壮丽与边塞的辽远。黄河水流湍急,桥横跨其上,显得雄伟壮观;而沙漠与远方的边塞相连,道路漫长无尽,展现出边疆的广阔与遥远。

“皇华复讲衣裳会,京阙今为毡罽乡”则转而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皇华指的是使臣,这里借指国家的使者或外交活动,暗示着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京阙原本是京城的代称,如今却变成了毡罽之乡,可能是指边疆地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或是国家政策的调整,体现了时代背景的更迭。

最后,“夹道桑麻过千亩,野花时有一枝香”描绘了沿途的田园风光,绿意盎然的桑麻田地绵延千里,野花间或绽放,香气扑鼻,既展现了农耕文明的繁荣,也增添了诗作的生机与美感。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洪适

洪适
朝代:宋   字:温伯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生辰:1117~1184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猜你喜欢

食茭白

西风吹雨饱秋菰,卸却青衣见玉肤。

客里尝新成一笑,不图今日见西湖。

(0)

送孔士安教谕之孔林十六句

孔林东望路漫漫,客子清晨跨锦鞍。

岱岳云开青未了,济河冰泮绿犹寒。

壁藏科斗今人识,经载麒麟后代看。

入庙定闻周礼乐,到乡因会鲁衣冠。

坛存琴奏千年古,墓拱楷连百亩宽。

赠友但凭诗句好,离筵须望酒杯乾。

去时春雨梨花白,回日秋风桂子丹。

百尺楼头开宴处,候君重与罄交欢。

(0)

题孟都司有馀清轩

鉴湖西头饮骢马,水风潇洒动沤波。

青山当户意不尽,白月近人光更多。

梅边自检孝廉传,竹外忽听沧浪歌。

几时对雪发幽兴,独抱古琴深夜过。

(0)

山寺

碧水流千转,青山绕百层。

过桥随小仆,入寺遇高僧。

石洞深连树,茅檐倒挂藤。

何时借禅榻,清夜看传灯。

(0)

武林

舍舟东新桥,徒步北郭门。

人烟竟萧瑟,往事不复论。

晨炊起断垒,秋草生颓垣。

平生富丽地,转盻成荒村。

入城问所交,十室才一存。

诸生幸颇集,日夕具酒尊。

有兄在苕川,久别劳梦魂。

那知十五载,再叙骨肉恩。

吾儿渡江至,迎我归田园。

田园岂不好,况有可抱孙。

松楸兵燹馀,何以慰朝昏。

迟行复迟行,泪下声复吞。

(0)

患足行

晚朝骑马归,风雨忽萧瑟。

中涂虽泥泞,马稳幸无失。

到家下马灯火明,妻子见我欢相迎。

开筵举酒饮未已,刁斗城头敲二更。

我因良马蒙君赐,长恐官奴疏喂饲。

寒槽刍粟夜频看,恩极那能有全寐。

促灯下堂催上刍,泥滑失脚嗔人扶。

苍黄不知骨已折,始信人间无坦途。

乌乎生死固有时,祸福岂无命。

塞翁塞翁勿复论,卧看杨花风不定。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