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流千转,青山绕百层。
过桥随小仆,入寺遇高僧。
石洞深连树,茅檐倒挂藤。
何时借禅榻,清夜看传灯。
碧水流千转,青山绕百层。
过桥随小仆,入寺遇高僧。
石洞深连树,茅檐倒挂藤。
何时借禅榻,清夜看传灯。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山寺》描绘了一幅山水僧侣的静谧画卷。首句“碧水流千转”,以碧水的蜿蜒曲折,展现出山间溪流的幽深与灵动;“青山绕百层”则强调了山势的层峦叠嶂,给人以深远辽阔之感。接下来,“过桥随小仆”,通过行者过桥的细节,描绘出山行的闲适和对环境的融入;“入寺遇高僧”,则点明了目的地——山寺,以及与高僧的邂逅,寓意着寻求心灵的宁静。
“石洞深连树”,进一步描绘了山寺周边自然景观的奇特,石洞隐于绿树之中,增添了神秘色彩;“茅檐倒挂藤”则刻画出山寺的简朴风貌,茅草屋顶上藤蔓垂挂,更显其远离尘嚣的清净。最后两句“何时借禅榻,清夜看传灯”,表达了诗人期待在这样的环境中静心修行,度过清寂的夜晚,聆听佛法的教诲。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寺生活的宁静与禅意,体现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维皇立民极,冢宰为天官。
何名为天官,心亦如天然。
好恶一不作,天鉴何昭全。
君子抱明德,心学自家传。
我素慕其人,神交倾盖前。
一朝简帝心,四海望平平。
山公日有启,野人献无芹。
迹以参商隔,浩浩心同天。
送子出崇文,崇文日照人。
朔风卷长陌,登高临水滨。
河梁一抗手,孤影随形分。
形分瞩望眼,望绝继以音。
所愿崇明德,酬此百年身。
易简理斯得,超诣在忘言。
溟鹏具大翼,九万待风骞。
遥空仙乐奏,鸾鹤下、迓真妃。
是绛帐儒风,青藜家世,两好门楣。
当年赁舂梁庑,记绝荤剜臂事依稀。
萱草忘忧树背,菊花献寿延厘。
看辉煌一品,朱衣丹诰荷彤墀。
喜树挺三株,兰滋九畹,晚境愉怡。
麻姑海尘三见,指华鬟天上数归期。
濡染欧阳椽笔,泷冈待表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