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晨斯夕,向谷舒情。何石堪语,有松自鸣。
玄霜独抱,景风是迎。山泉竞落,海潮罢行。
我闻其远,潜真遗荣。悠悠人世,孰求此声。
斯晨斯夕,向谷舒情。何石堪语,有松自鸣。
玄霜独抱,景风是迎。山泉竞落,海潮罢行。
我闻其远,潜真遗荣。悠悠人世,孰求此声。
这首诗描绘了深山中松树的宁静与生机,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斯晨斯夕,向谷舒情”点明时间与地点,晨夕之间,山谷之中,诗人的情感得以释放。接着,“何石堪语,有松自鸣”一句,以问句形式引出松树的自我表达,暗示松树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玄霜独抱,景风是迎”描绘了松树在霜雪中的坚韧与迎风的姿态,展现出松树不畏严寒的品格。“山泉竞落,海潮罢行”则通过对比山泉与海潮,强调了松树所在环境的静谧与独特。最后,“我闻其远,潜真遗荣”表达了诗人对松树所代表的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悠悠人世,孰求此声”则以反问收尾,强调了对自然之声的珍视与追求,与尘世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树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内心的双重探索。
茧栗红分,宫衣黄束,艳说花中奇瑞。
双管搓脂,一枝含露,香生佩环摇绮。
看醉缬翩跹态,薰风为扶起。柏坛外。
绕珍丛、夕阳无限,应梦想、春满凤池瑶砌。
瘦损沈郎腰,笑而今、难称金紫。
旧事扬州,漫披图、嘉话重纪。
但寻春结伴,剩盏不辞婪尾。
剩雪檐梅,新烟院柳,屠苏一盏生香。
朝正仗杳,赐酺欢停,云际苑树空望。
九陌喧阗,见尘摊宫制,采侣蛮妆。映掩棘驼旁。
依然不负韶光。
尽过眼青春,满头白发,离乱身惯他乡。
寥落金吾禁,酒旗戏鼓更逢场。
羽换宫移,浑忘却、花飞絮忙。
只东风、年年有约,埽愁仍发诗狂。
赤心端欲赞皇图,鼓瑟那知却好竽。
崇论已闻惊仗马,摅忠宁复忌城狐。
当为天下奇男子,肯学人间小丈夫。
更问澹庵老居士,儋州还似象州无。
贾不至千万,仕不至万石。
时穷两不遂,衰鬓秋萧瑟。
平生用力处,文字派六籍。
胸中万斛泉,老不出涓滴。
丈夫处世间,志愿何时毕。
抱此无用物,价重连城璧。
蛟龙死泥沙,蟠屈留遗迹。
政使传后人,虚名复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