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湛露》
《湛露》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冬]韵

湛露终须为我浓,轻云漫作此山容。

闭门扫轨无他事,散发行吟但一峰。

悬榻安能来孺子,同舟或许望林宗。

眼中归燕连翩去,愧尔寒蝉尽日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湛露与轻云的自然景象时的内心感受,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湛露终须为我浓,轻云漫作此山容”,诗人以湛露(清澈的露水)和轻云(轻柔的云朵)为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欣赏。湛露的浓重象征着情感的深厚,轻云则赋予山峦以柔和的姿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颔联“闭门扫轨无他事,散发行吟但一峰”,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闭门意味着远离尘嚣,扫轨则暗示内心的清净。诗人独自散步,吟咏山峰,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感。

颈联“悬榻安能来孺子,同舟或许望林宗”,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与珍惜。悬榻故事出自《后汉书》,描述的是东汉名士陈蕃对友人蔡邕的礼遇;同舟望林宗则是对友谊的向往,林宗是东汉名士林放的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有知音相伴,共同度过人生旅途的愿望。

尾联“眼中归燕连翩去,愧尔寒蝉尽日逢”,诗人以归燕的离去和寒蝉的长鸣作为自然界的对比,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归燕的离去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短暂,而寒蝉的长鸣则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凄凉,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赠子元龙贡士别并柬刘云章

畸人昧达识,閒居缅良时。

感我平生友,贲然发幽思。

昔别怆徂冬,兹来遂前期。

交交中林鸟,濯濯垂柳枝。

光仪蔚以都,流响一何悲。

运移惕年迈,契合欣道夷。

岂曰郁冲抱,写之在相知。

谁为缁磷尤,式秉金玉资。

苦志谅所存,高风宁独隳。

执手不忍别,扬尘正交岐。

岩构足自栖,食场焉可维。

大江抱群山,流波浩东驰。

旷野日载阳,微阴复凝滋。

人生有显晦,宁受外物移。

寄言谢同志,永以慎于斯。

(0)

蠡东秋夜

池馆深秋夜,寒蛩不住鸣。

凉飙千里至,新月一钩明。

古壁残灯影,空阶落叶声。

芸编閒检罢,独坐有馀清。

(0)

十六夜抵虎山桥

夙有山桥约,今从烟水游。

晴岚浮列嶂,落日漾中流。

寺迫诸天晚,湖悬一镜秋。

相看明月上,谈笑理觥筹。

(0)

寒食早行嘉禾道中

半窗残月送鸡声,画舸轻帆趁晓行。

杨柳溪桥烟未散,杏花村落雨初晴。

路逢寒食成虚度,坐对春山忆旧盟。

自笑狂夫真潦倒,每因风物倍多情。

(0)

舟中夜雨

轻舟依野渡,短褐坐深更。

千里乡关思,孤灯夜雨声。

酒冲愁未散,诗与梦俱清。

翻忆朝参日,泥涂倩马行。

(0)

端阳前一日省中即事

梅天雨初霁,烟景尚依稀。

曲槛摇新绿,高檐送落晖。

吏从宫漏散,鸟向御林归。

来日沧江上,龙舟竞欲飞。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