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露终须为我浓,轻云漫作此山容。
闭门扫轨无他事,散发行吟但一峰。
悬榻安能来孺子,同舟或许望林宗。
眼中归燕连翩去,愧尔寒蝉尽日逢。
湛露终须为我浓,轻云漫作此山容。
闭门扫轨无他事,散发行吟但一峰。
悬榻安能来孺子,同舟或许望林宗。
眼中归燕连翩去,愧尔寒蝉尽日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湛露与轻云的自然景象时的内心感受,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湛露终须为我浓,轻云漫作此山容”,诗人以湛露(清澈的露水)和轻云(轻柔的云朵)为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欣赏。湛露的浓重象征着情感的深厚,轻云则赋予山峦以柔和的姿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颔联“闭门扫轨无他事,散发行吟但一峰”,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闭门意味着远离尘嚣,扫轨则暗示内心的清净。诗人独自散步,吟咏山峰,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感。
颈联“悬榻安能来孺子,同舟或许望林宗”,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与珍惜。悬榻故事出自《后汉书》,描述的是东汉名士陈蕃对友人蔡邕的礼遇;同舟望林宗则是对友谊的向往,林宗是东汉名士林放的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有知音相伴,共同度过人生旅途的愿望。
尾联“眼中归燕连翩去,愧尔寒蝉尽日逢”,诗人以归燕的离去和寒蝉的长鸣作为自然界的对比,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归燕的离去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短暂,而寒蝉的长鸣则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凄凉,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畸人昧达识,閒居缅良时。
感我平生友,贲然发幽思。
昔别怆徂冬,兹来遂前期。
交交中林鸟,濯濯垂柳枝。
光仪蔚以都,流响一何悲。
运移惕年迈,契合欣道夷。
岂曰郁冲抱,写之在相知。
谁为缁磷尤,式秉金玉资。
苦志谅所存,高风宁独隳。
执手不忍别,扬尘正交岐。
岩构足自栖,食场焉可维。
大江抱群山,流波浩东驰。
旷野日载阳,微阴复凝滋。
人生有显晦,宁受外物移。
寄言谢同志,永以慎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