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楚塞行,竹枝三叠记分明。
啼残蜀魄犹余恨,吟断巴猿祇费声。
夜雨飘镫闻驿馆,霜天落木听山城。
岂知白发沧江上,一曲吴歌倍怆情。
十五年前楚塞行,竹枝三叠记分明。
啼残蜀魄犹余恨,吟断巴猿祇费声。
夜雨飘镫闻驿馆,霜天落木听山城。
岂知白发沧江上,一曲吴歌倍怆情。
这首清代冯誉骥的《江上闻歌》描绘了诗人十五年前在楚地的经历,通过回忆竹枝词的旋律,表达了深深的感慨。首联以“十五年前”拉开序幕,唤起对往昔的清晰记忆,"楚塞行"点明了地点和背景。
颔联运用蜀魄和巴猿的典故,蜀魄象征失意与哀怨,巴猿则以其悲鸣表达离愁,形象地展现了歌声中的情感深度,"啼残"和"吟断"生动描绘了歌声的凄婉。
颈联通过"夜雨飘镫"和"霜天落木"的环境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听歌时的氛围,"闻驿馆"和"听山城"让人感受到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尾联以"白发沧江"和"一曲吴歌"揭示了诗人此刻的境遇,岁月流转,自己已至老年,而吴歌更增添了他内心的苍凉与感伤。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出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高秋爽气生林末,山色朝来如黛泼。
西风洗天无閒云,万里天心正开豁。
群峰尽处见平原,漠漠宽闲水上村。
村西返照界斜影,千寻石壁当溪翻。
隔溪谁子爱林麓,直旁阴崖结茅屋。
墙支乱石就回岩,门向清流只横木。
水禽获水飞仍低,小舟度晚苍波迷。
行人趁渡半不及,夜来应借山家栖。
何物李在善模写,欲与造化混真假。
安得此境置吾人,一时突兀千万厦。
沃壤连溪山复深,安居粒食生林林。
眼前寒士皆大庇,杜陵千载同吾心。
圣明重辅理,推心任儒臣。
玉堂敞北扉,储养归陶钧。
商家礼三俊,周室须常人。
肆今黄阁老,蔼蔼伊周伦。
而我樗散质,亦与名材抡。
赖兹揩范在,启发倾仓囷。
岂徒事文字,衣钵传经纶。
我生颇辛苦,所怀非忧贫。
愿言策驽蹇,周道随清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