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石台问长老二绝·其一》
《赠石台问长老二绝·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法达曾经见老卢,半生勤苦一朝虚。

心通口诵方无碍,笑把吴鸾细字书。

(0)
注释
法达:人名,可能指代某位僧侣或学者。
老卢:人名,可能是法达认识的另一个人。
半生勤苦:大半生的努力和辛勤工作。
一朝虚:最终却落得一场空,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
心通口诵:心领神会,能流畅地背诵。
无碍:无障碍,指理解透彻。
吴鸾:可能是人的名字,也可能是书籍作者。
细字书:精细的小字书写,可能指书法或书信。
翻译
法达曾经见过老卢,一生辛劳却落得一场空。
他心领神会,口中诵读毫无阻碍,笑着拿起吴鸾的精细小字书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赠石台问长老二绝(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人以法达和老卢的故事开篇,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努力可能付诸东流。"法达曾经见老卢",可能是借法达的经历,讲述了一个关于智者或修行者的老卢,他一生勤奋苦修,但最终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地落空,让人感到世事难料。

"半生勤苦一朝虚"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人生的不确定性,即使付出极大的努力,也可能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然而,诗中并未停留在消极的情绪上,而是通过"心通口诵方无碍",展现了对佛法或智慧理解的深度,这使得诗人能够超越世俗的困扰,自在应对。

最后两句"笑把吴鸾细字书"则描绘了长老的豁达与从容,他或许在书写精细的经文时,脸上带着微笑,那份超脱的智慧和淡然的态度,让读者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智慧和超脱境界的赞美。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梦横塘.别尧生

九峰醉月,万景呼云,记曾共留鸿爪。

一旦分襟,念旧雨、时间嘉耗。

信是飞黄,腾骧远去,才华绝妙。

看蕉弹霜肃,衮补风清,功名事、让年少。

何期变起仓唐,道莼鲈乡味,尽堪终老。

摆脱朝簪,不屑共、虱群争饱。还载笔、来游锦里。

评竹撩花恣吟啸。

无奈离多,横吹又起,促乘风归棹。

(0)

金缕曲·其二寄半塘

白打千年调。尽芳春、榆钱买断,燕昏莺晓。

东海扬尘曾几度,不换娲皇残稿。

干底事、飞来双鸟。

天遣笼中收羽翼,甚阴阴、林静蝉逾噪。

宫羽换,费弦爪。而今剩写伤春草。

似钧天、归来帝所,余音还袅。

莫便酒边夸醒眼,从古幻师颠倒。

怕百变、鱼龙未了。

白项鸦啼经惯否,念月明、惊鹊南枝绕。

凭问讯,楚江棹。

(0)

八声甘州.题钱仲仙湖山感旧图

问春魂彀得几回销。垂杨一千条。

忆年时俊赏,桃根桃叶,打桨相招。

载得一船明月,行过段家桥。

依约红楼上,有个吹箫。

不忍当窗理镜,怕湖心照见,丝鬓青凋。

自杨枝去后,谁唱雨潇潇。

镇黄昏严城凄角,拥鹅衾回梦浙江潮。

无肠断三杯两盏,浊酒今宵。

(0)

迈陂塘.兰史作红豆图,属余赋词

怪东风、年年多事,情根吹长如许。

衰迟有个桓司马,流涕犹如此树。新愁绪。

待诉得卿前,只怕卿凄楚。卿家词赋。

有一曲霓裳,人间天上,离恨旧曾谱。

十年事,除是菱花亲觑。鬓丝换了无数。

况思聚散原如梦,总奈初心难负。君何苦。

君念我春衫,近日无乾雨。白杨黄土。

问持比天涯,歌离吊梦,抵得此情否。

(0)

望江南·其五

横塘忆,忆得是修蛾。

一抹微云名士赋,两头新月小蛮歌。看杀奈君何。

(0)

望江南·其三

横塘忆,忆得暮春初。

翡翠蜡笼人中酒,琉璃砚匣夜钞书。手腕不生疏。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