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打千年调。尽芳春、榆钱买断,燕昏莺晓。
东海扬尘曾几度,不换娲皇残稿。
干底事、飞来双鸟。
天遣笼中收羽翼,甚阴阴、林静蝉逾噪。
宫羽换,费弦爪。而今剩写伤春草。
似钧天、归来帝所,余音还袅。
莫便酒边夸醒眼,从古幻师颠倒。
怕百变、鱼龙未了。
白项鸦啼经惯否,念月明、惊鹊南枝绕。
凭问讯,楚江棹。
白打千年调。尽芳春、榆钱买断,燕昏莺晓。
东海扬尘曾几度,不换娲皇残稿。
干底事、飞来双鸟。
天遣笼中收羽翼,甚阴阴、林静蝉逾噪。
宫羽换,费弦爪。而今剩写伤春草。
似钧天、归来帝所,余音还袅。
莫便酒边夸醒眼,从古幻师颠倒。
怕百变、鱼龙未了。
白项鸦啼经惯否,念月明、惊鹊南枝绕。
凭问讯,楚江棹。
这首词以"千年调"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榆钱纷飞,如同货币般购买春光,燕莺相鸣,昼夜交替。词人感叹时光易逝,曾经的繁华如东海扬尘般难以挽留,连神仙的补天石也无法留住岁月。接着,他借双鸟被囚笼中,失去了自由飞翔的能力,暗示自己身陷困境,周围环境虽宁静,但蝉声反而更显嘈杂。
词的下片转向抒发感慨,感叹如今只能以笔墨书写对春天的哀伤,如同昔日钧天之乐回荡在宫殿,余音缭绕。他警告自己不要沉醉于幻境,担心变幻无穷的世界还未结束。白颈乌鸦的啼叫是否已习以为常,月夜之下,惊鹊绕枝的画面令人思绪万千。最后,词人向远方的楚江舟子发出询问,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整体来看,沈曾植在这首词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寓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