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侍读给事王公挽辞三首·其一》
《侍读给事王公挽辞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当代儒林老,谁知蕴学精。

典章推练达,经术号通明。

簪橐何时去,堂坊一旦成。

汉庭伤贾傅,仕不至公卿。

(0)
注释
当代:指现在这个时代。
儒林:儒家学者的群体。
蕴学精:深藏不露的学问。
典章:法律和制度。
推练达:熟练通晓。
经术:儒家经典学问。
号通明:被称为通晓。
簪橐:古代读书人的书箱。
堂坊:声誉和成就。
汉庭:汉代朝廷。
贾傅:贾谊,西汉著名文学家。
仕不至公卿:仕途未能升至高级官员。
翻译
当代的儒家学者们,谁知道他们深藏学问之精深。
他们在经典法则上熟练通达,被称为博学通晓经术的人。
何时能离开书斋,成就一番事业,建立自己的名声。
如同汉朝的贾谊,令人感叹,他的仕途未能达到公卿高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敬挽侍读给事王公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王公深厚学问和治学能力的赞赏。"当代儒林老"四字点出王公在学术界的威望,暗示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儒者。"谁知蕴学精"则强调了他深藏不露的学问之精深。

"典章推练达,经术号通明"两句进一步描绘王公对经典文献的精通和对国家制度的熟悉,显示出他的学识广博和通达政事的能力。"簪橐何时去"暗指王公即将离世,"簪橐"代表官职,"一旦成"则表达对其事业成就的肯定。

最后两句"汉庭伤贾傅,仕不至公卿"借用了汉代名臣贾谊的典故,贾谊曾被贬长沙,未能至公卿高位,以此表达对王公未能在仕途上达到最高职位的惋惜,同时也流露出对王公品德和才学的深深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对逝者的评价既客观又充满敬意。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步蟾宫.秋夜不寐,有怀黛华姊

珠帘绣闼人声悄。任落叶、满阶慵扫。

西风飒飒雨潇潇,更添起、离愁多少。

屏山倚遍闲情绕。问谁识、此时怀抱。

梦中刚是话分携,却又被、花冠催觉。

(0)

琐窗寒.销寒第三集,寒蟹

岁晚村荒,日斜潮落,冻开湖嘴。

芦根吐沫,又听爬沙声细。

爱双螯、霜浓更肥,横行那识渔人计。

任筠筐罩住,寒蒲缚好,卖来城市。还忆。瓶花底。

记解甲吹香,酒边亲递。秋光过了,又被酿成秋意。

便无肠、离情未谙,稻粱也合思故里。

负频年、独数尖团,盼到看灯里。

(0)

唐多令.答碧梧姊

乡思逐归鸦。关山隔暮霞。写离情、人在窗纱。

深院日高帘不卷,应念我、梦天涯。秦塞路偏赊。

蛮方日又斜。旧游情、记得些些。

桂径松堂联袂处,花作饵、雪烹茶。

(0)

清平乐

片帆初卷。风静波如练。日落楚天闻过雁。

归客洞庭晚。松梢月映虚廊。旧游回首苍凉。

花气虫声露井,灯光人影云窗。

(0)

满江红.前题

雾里凝眸,遥指点、青攒红簇。

浑不识、匡山远近,庐山面目。

峡口双龙波底吼,峰前五老云中矗。

羡此间、风景异人间,康王谷。停游屐,溪桥熟。

漾帆影,春江绿。爱莲花岭下,堪留信宿。

王粲新添怀古句,步兵不作穷途哭。

待船头、冷月向东升,吹黄竹。

(0)

台城路.送女兄归平洛

一行雁影分飞骤,匆匆又催归棹。

画里看山,溪边得句,此去秋光应好。离多会少。

将怨雨愁云,做成怀抱。

小住为佳,北堂双鬓已垂老。刀环归计尚杳。

对花开姊妹,离梦频绕。

集号联珠,诗工咏絮,料理浮名须早。牵衣未了。

但泪湿罗襟,我心如捣。蓦地回头,夕阳迷古道。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