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在山水行》
《李在山水行》全文
明 / 鲁铎   形式: 古风

高秋爽气生林末,山色朝来如黛泼。

西风洗天无閒云,万里天心正开豁。

群峰尽处见平原,漠漠宽闲水上村。

村西返照界斜影,千寻石壁当溪翻。

隔溪谁子爱林麓,直旁阴崖结茅屋。

墙支乱石就回岩,门向清流只横木。

水禽获水飞仍低,小舟度晚苍波迷。

行人趁渡半不及,夜来应借山家栖。

何物李在善模写,欲与造化混真假。

安得此境置吾人,一时突兀千万厦。

沃壤连溪山复深,安居粒食生林林。

眼前寒士皆大庇,杜陵千载同吾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秋天的山林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高秋爽气生林末,山色朝来如黛泼”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日清晨,山色如墨,清爽的空气从林梢升起的景象,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美。

接着,“西风洗天无閒云,万里天心正开豁”则进一步渲染了天空的开阔与纯净,仿佛被西风吹拂后的天空,一尘不染,万里无云,展现出一种辽阔的意境。

“群峰尽处见平原,漠漠宽闲水上村”描绘了山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一片宁静的村落映入眼帘,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感觉。

“隔溪谁子爱林麓,直旁阴崖结茅屋。墙支乱石就回岩,门向清流只横木。”通过描绘溪边的茅屋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隐居生活的恬淡与自在。

“水禽获水飞仍低,小舟度晚苍波迷。”描绘了水面上的生灵与船只,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

“行人趁渡半不及,夜来应借山家栖。”通过行人的活动,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暗示了山中人家的温馨与便利。

最后,“何物李在善模写,欲与造化混真假。安得此境置吾人,一时突兀千万厦。”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色的赞叹与向往,希望将这样的美景融入自己的生活,甚至超越现实,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鲁铎
朝代:明

(1461—1527)明湖广景陵人,字振之。弘治十五年进士。授编修。闭门自守,不妄交人。正德时,累擢南京国子监祭酒,寻改北。教士务实学而不专章句。以病归。嘉靖初,交荐不起。卒谥文恪。有《莲北集》、《东厢集》。
猜你喜欢

哭彦规·其四

有时半日两敲门,语罢南窗坐北轩。

意外得文哀绝笔,理中论事酷能言。

须知是物非无本,若论斯人自有源。

不蹈不袭真所性,洪河自古出昆崙。

(0)

赠钱思权·其二

有客叩茅庐,时来见鳏老。

今朝二十七,春风有多少。

共子乐有馀,如何醉不倒。

坐中忽索马,归慰亲怀抱。

(0)

送张九掾兼简同事钱明府可与慎叔良蔡彦规同一笑也

有人独酌南窗酒,春是故人诗是友。

故人消息在江南,为我江头探杨柳。

诗人见春双眼明,迎春送春俱有情。

何况温温张九掾,可无诗句赠君行。

(0)

还家自戏二首·其二

远客归来眼自明,小桃满院笑相迎。

当时若折边城柳,定负春风薄行名。

(0)

吊普济大师

乡里多长者,平生爱斯人。

谁言相识晚,俯仰迹已陈。

短章昔固许,挂剑义所申。

空堂对孤咏,寂寞犹相亲。

(0)

奉祠东太乙宫七首.五言齐居有感一首

城中尘埃多,白日迷东西。

城中市井喧,半夜犹鼓鼙。

我本江海人,偶来东都客。

寸心虽自丹,两鬓颇欲白。

一为城南宿,晚若与世违。

不闻车马音,但见烟霞飞。

自喜复自羞,胡然久羁旅。

秋风弄涛时,聊可整归橹。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