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已过,暑气尚尔盛。
此地称清凉,郁陶势偏竞。
宜稼固云佳,蒸云斯为病。
洼田涨甫消,沟涂泥犹泞。
对时祗祝晴,忧民吾本性。
处暑节已过,暑气尚尔盛。
此地称清凉,郁陶势偏竞。
宜稼固云佳,蒸云斯为病。
洼田涨甫消,沟涂泥犹泞。
对时祗祝晴,忧民吾本性。
这首诗描绘了处暑节气过后,暑气未消的时节景象。诗人身处之地虽名为清凉,但因气候湿热,使得作物生长受到影响。适宜农耕的天气条件与湿热的气候形成了对比,成为一种病态。农田刚刚消去积水,沟渠中仍满是泥泞。诗人面对这样的时节,只能祈求晴朗的天气,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通过“处暑节已过,暑气尚尔盛”两句,诗人点明了时节背景,虽然处暑已至,但暑气并未完全消散,暗示了气候的异常。接着,“此地称清凉,郁陶势偏竞”两句,描述了此处虽名曰清凉,但湿热之气却异常旺盛,形成了一种不协调的氛围。接下来,“宜稼固云佳,蒸云斯为病”两句,将适宜农耕与湿热气候的矛盾进行了对比,形象地表达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后,“洼田涨甫消,沟涂泥犹泞”两句,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展现了雨水带来的积水问题,以及积水消退后留下的泥泞状态,进一步强调了气候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对时祗祝晴,忧民吾本性”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恶劣气候时的忧虑之情,以及其作为统治者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特定时节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状况,通过对比和具体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影响的关注,以及其作为君主的忧国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