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盘水转路岐开,揭厉凡经六八回。
若向芳春桃盛发,几何非自武陵来。
山盘水转路岐开,揭厉凡经六八回。
若向芳春桃盛发,几何非自武陵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穿越蜿蜒山路,历经四十八次渡口的情景。首句“山盘水转路岐开”,生动展现了山路与水流交织的自然景观,山峦环绕,水流曲折,道路分岔,展现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接着,“揭厉凡经六八回”一句,通过“揭厉”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穿越崎岖山路时的艰辛与努力,经过了六八次渡口,即总共四十八次渡过河流,强调了旅程的艰难与漫长。
后两句“若向芳春桃盛发,几何非自武陵来”,则将情境转向想象之中。在春天花开的季节里,如果有人从桃花盛开的地方来,那么他们所走的道路中,有多少是经过了这四十八次渡口呢?这里运用了“武陵”这一典故,让人联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神秘之地,暗示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总有那么一些人或事物,能够跨越重重困难,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隐喻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叙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风昏昼色飞斜雨,冤骨千堆髑髅语。
八纮牢落人物悲,是个田园荒废主。
悲嗟自古争天下,几度乾坤复如此。
秦皇矻矻筑长城,汉祖区区白蛇死。
野田之骨兮又成尘,楼阁风烟兮还复新。
愿得华山之下长归马,野田无复堆冤者。
秋溪南岸菊霏霏,急管烦弦对落晖。
红叶树深山径断,碧云江静浦帆稀。
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
流落正怜芳意在,砧声徒促授寒衣。
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
课最力已陈,赏延恩复博。
垂衣深共理,改瑟其咸若。
首路回竹符,分镳扬木铎。
戎程有攸往,诏饯无淹泊。
昭晰动天文,殷勤在人瘼。
持久望兹念,克终期所托。
行矣当自强,春耕庶秋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