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止酒》
《止酒》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古风

饮酒见真性,此酒不可止。

一饮病三日,止酒宁获已。

饮酒有别肠,劝酒无恶意。

既因酒成病,那识酒真味。

将军骂不敬,次公醒而狂。

破面枨触人,不如持空觞。

人言我止酒,似是遣客计。

但使客常满,客醉我亦醉。

(0)
鉴赏

这首诗《止酒》由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通过饮酒与止酒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人性以及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饮酒见真性,此酒不可止”,开篇即点明饮酒能揭示人的本性,暗示了饮酒并非简单的行为,而是与人性、情感紧密相连。接着,“一饮病三日,止酒宁获已”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过度饮酒带来的身体不适,同时也提出了止酒的困难,暗示了人们在面对诱惑时的挣扎与矛盾。

“饮酒有别肠,劝酒无恶意”两句,进一步探讨了饮酒的复杂心理,指出饮酒时可能存在的不同心境和目的,并强调劝酒者并无恶意,这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微妙之处。接下来,“既因酒成病,那识酒真味”则从反面阐述了过度饮酒的危害,同时提出疑问,是否真正理解了酒的真谛。

“将军骂不敬,次公醒而狂”两句运用典故,通过历史人物的行为来比喻现实生活中饮酒与行为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最后,“破面枨触人,不如持空觞”表达了对直接冲突的回避,提倡以更温和的方式处理问题。“人言我止酒,似是遣客计”则揭示了社会上对于止酒者的误解,认为其目的是为了驱赶客人,而非真正的自我约束。“但使客常满,客醉我亦醉”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他人和谐共处的愿望,即使自己处于醉酒状态也愿意为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饮酒与止酒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社会关系以及个人选择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寻求和谐相处之道的思考。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马氏菊尚未尽开见赠十馀枝

己过重阳候,难忘探菊期。

赠来簪短鬓,折处惜繁枝。

无酒留陶令,多愁费楚词。

花阴堪一阕,绝倒马东篱。

(0)

禽言十首·其九

得过且过。寒风秃肌羽摧挫。小妇织缣,老妇织布。

织成匹半连夜作,绢上官仓儿无裤。

山鸡毛美,众鸟相贺,唶我土窟谁一顾。

(0)

登澉浦凤皇山

群山何翱翔,孤凤骞其翅。

千眠佳气中,海色纷然至。

理策信所往,回观得屡憩。

新松未盈尺,己有千仞势。

清吹相间作,神飙荡林隧。

俯探溟渤流,日月落空际。

大块劳我生,天地亦形寓。

谁云金石坚,令名庶无既。

感此柏下人,颓颜托真醉。

(0)

元旦咏烛花

银蜡低垂双凤皇,条风不动绛枝长。

燄分江令毫端吐,影照隋宫剪处香。

藻思兰膏污翠钿,艳情罗绮暗高堂。

人间昨夜多同梦,喜摘青煤赠阮郎。

(0)

中天竺

石幢流水动风幡,又蹑飞梁入普门。

空际妙华长自转,行深般若亦忘言。

无僧更觉诸天静,希有还皈两足尊。

欲扫身心礼尘刹,黄花翠竹自飞翻。

(0)

金液泉南度冈寻天池下院

绝壑飞泉走玉龙,翠微天半白云封。

山围万树深藏刹,谷转干盘不碍钟。

拾果每分猿供食,扪萝时蹑虎行踪。

不教济胜输玄度,一两芒鞋七尺筇。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