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壑飞泉走玉龙,翠微天半白云封。
山围万树深藏刹,谷转干盘不碍钟。
拾果每分猿供食,扪萝时蹑虎行踪。
不教济胜输玄度,一两芒鞋七尺筇。
绝壑飞泉走玉龙,翠微天半白云封。
山围万树深藏刹,谷转干盘不碍钟。
拾果每分猿供食,扪萝时蹑虎行踪。
不教济胜输玄度,一两芒鞋七尺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林景象。首句“绝壑飞泉走玉龙”,以“玉龙”比喻飞流直下的瀑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泉水从高处奔腾而下的壮观情景。接着,“翠微天半白云封”一句,通过“翠微”和“白云封”描绘出山峰之巅被云雾缭绕的神秘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山围万树深藏刹,谷转干盘不碍钟”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深邃与宁静,山中寺庙隐匿于密林之中,山谷曲折蜿蜒,却不妨碍寺内钟声悠扬,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拾果每分猿供食,扪萝时蹑虎行踪”则描绘了山林中的动物生活,猴子在林间自由觅食,人与动物和谐共存;诗人自己则在林中攀援藤蔓,探寻老虎的足迹,既体现了对自然的好奇与探索,也暗含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不教济胜输玄度,一两芒鞋七尺筇”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心向自然,追求精神上的超越与解脱,即使穿着简朴的芒鞋,手持七尺长的竹杖,也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归宿,不输给任何寻求胜境的高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