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焚以其香,樗寿以其散。
万物无不然,愧我知之晚。
兰焚以其香,樗寿以其散。
万物无不然,愧我知之晚。
这首诗以对比手法展开,通过“兰焚以其香,樗寿以其散”这两句,巧妙地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植物特性进行对比。兰花虽焚,香气犹存;樗树(一种寿命长但不被看重的树木)以其自然的散落,展现了生命的长久。这种对比不仅在物象上形成鲜明反差,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万物无不然,愧我知之晚”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感叹于世间万物皆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和价值,而自己对此认识得过于迟缓,表达了对生命多样性和时间流逝的感慨。这种自我反思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使得诗歌具有了普遍的哲学思考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宇宙万物和自身存在的深刻洞察。
老松如蛟龙,秋来露鳞甲。
雷霆昨夜雨,奋迅以时发。
道人粲可流,出世雨相法。
至今狮子吼,狐兔尚惊怛。
金绳小金山,突兀一峰拔。
桐城旧知音,相招遗书札。
世情强轻重,祖道无广狭。
天宁有佳句,钟磬斗铿戛。
嗟予丘壑姿,晚岁麋鹿狎。
属和良不工,前诗万钧压。
閒居遇重九,对酒怀陶生。
陶生不可见,爱此重九名。
清霜肃时令,天宇增高明。
依依远山色,隐隐宾鸿声。
泛酒黄金花,人言可延龄。
嗟予不解饮,酒到从之倾。
嫣然木芙蓉,摇风倚东荣。
虽无窈窕歌,自足娱吾情。
鼓琴复何为,年来泯亏成。
金缕不相称,纨素新裁衣。
坐令时世妆,屏迹从招挥。
施粉定太白,增分却成肥。
须知冰雪肌,秋月扬明辉。
来从姑射山,一洗百念非。
何烦障青绫,高谈解郎围。
亭亭翠盖中,老眼省见稀。
摇风自披拂,照水相因依。
傍观慎无前,恐犯丞相威。
不如太华巅,食藕家翠微。
咿喔邻鸡夜向阑,晓风骄挟晓霜寒。
吹灯强取残书读,拨火重寻远信看。
绿蚁已应浮腊瓮,青丝行复送春盘。
旅怀欲倩高鸿寄,凭仗新诗付笔端。
风雨萧萧暮不休,顿添寒色送穷秋。
已荒深院菊犹在,欲去短亭人强留。
千里书迟空噪鹊,四邻砧乱混鸣鸠。
相逢棋战宜终日,卧稻从他烂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