皦然宣尺二,师出贵先声。
司马传巴郡,孔璋擅魏营。
千言明电曜,万里顺风行。
立辨驻驰马,房乔早著名。
皦然宣尺二,师出贵先声。
司马传巴郡,孔璋擅魏营。
千言明电曜,万里顺风行。
立辨驻驰马,房乔早著名。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系列中的一首,主题为“檄”。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檄文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首句“皦然宣尺二,师出贵先声”以“皦然”形容檄文的鲜明与清晰,强调了檄文在军队出发前发布的重要性,通过先声夺人的方式,树立起军队的威严和决心。
接着,“司马传巴郡,孔璋擅魏营”引用历史典故,司马指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孔璋则是曹植的字,这里借以说明檄文在古代军事行动中的作用,如同司马懿在巴郡的指挥,孔璋在魏营的权威,都是通过檄文来传达战略意图和激励士气。
“千言明电曜,万里顺风行”进一步描绘了檄文的力量,千言万语如同闪电般明亮耀眼,能够跨越万里,顺风而行,迅速传播到每一个角落,彰显了檄文在信息传递上的高效和广泛影响。
最后,“立辨驻驰马,房乔早著名”则以具体场景结束,通过“立辨驻驰马”的形象,展现了檄文在战场上即时决策和指挥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暗含对房玄龄(房乔)早年因军事才能而闻名的赞誉,进一步强调了檄文在军事行动中的不可或缺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檄文在军事行动中的象征性描绘,展现了其作为信息载体和激励工具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蕴含了对古代军事智慧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雪山夜颓银潢泻,水势行空若奔马。
琳宫一角枕山腰,珠瀑环观宜在下。
云峦䆗窱开烟村,中有修竹藏寺门。
寒山拾得不可见,一声鱼呗清心魂。
寺门恰对前山麓,崖磴层层互起伏。
殷地春雷走甲兵,洒空夏雪飞罗縠。
侧出都疑琼树悬,横拖似避金松矗。
万丈奔驰界赤霞,千番灌溉滋黄独。
君不见,仙掌侧,匡庐旁,龙湫大小争颉颃。
建瓴之势此为最,白龙首尾何昂藏。
兴公作赋叹奇绝,至今翰墨流馨香。吁嗟乎!
安得剡溪藤一纸,收拾青山入笔底。
更谱怪松尺有咫,卧听惊涛长隐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