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儒雅最英英,藩邸人如棘下生。
吾道中兴由汉室,斯文一劫是秦坑。
诸陵而外存孤冢,小县于今尚旧名。
芳躅遥遥谁继者,好从前路问东平。
风流儒雅最英英,藩邸人如棘下生。
吾道中兴由汉室,斯文一劫是秦坑。
诸陵而外存孤冢,小县于今尚旧名。
芳躅遥遥谁继者,好从前路问东平。
这首诗描绘的是对河间献王墓的感慨,诗人李惺以风流儒雅的形象赞美了献王的才情,将其比作在秦坑文化劫难中依然璀璨的英杰。他强调献王对于儒家学说的贡献,认为其道统中兴了汉室,而秦朝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则象征着学术文化的巨大损失。诗人接着指出,尽管陵墓之外只剩下一座孤冢,但献王的名字和影响在小县中依然保留着旧时的荣光。最后,诗人发出感慨,询问后世谁能继续献王的遗志和学问之路,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以及对河间献王精神的敬仰和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历史沧桑感和文化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