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舍经兵火,头颅尚在门。风掀灰?迹,月涩剑铓魂。
鼠穴频遭断,燕巢犹半存。
看花泪盈眼,宁忍复开尊。
庐舍经兵火,头颅尚在门。风掀灰?迹,月涩剑铓魂。
鼠穴频遭断,燕巢犹半存。
看花泪盈眼,宁忍复开尊。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过后,家园残破的凄凉景象。诗人以庐舍为起点,展开了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庐舍虽经兵火,但头颅尚存,这既是对房屋的描述,也是对战争残酷性的隐喻。风掀动着残留的灰烬,月光下,剑的锋芒似乎也黯淡无光,仿佛连武器都失去了往日的锐气。老鼠频繁出没,破坏着仅存的秩序,而燕巢却依然半存,象征着生命在废墟中顽强的生存意志。
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复杂,面对如此景象,泪水盈眶,难以再举杯饮酒。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哀伤,也反映了对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破坏的深切同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深刻揭示了战争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巨大影响,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历史反思价值。
脩竹幽兰伴高卧,新诗不待江山左。
开缄快读耳目醒,睡魔奔迸愁城破。
悬知大手千人英,且拟二招吟只些。
暂时虽现宰官身,百事疏慵无所作。
郊居未敢厌岑寂,且烹杞菊充朝饿。
劝兄不须梦惠连,鄙句安能婉如佐。
冰壶玉碗幸无瑕,莫使游尘得轻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