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角花秾不可攀,峰根草长又谁删。
驮从急溜声中过,樵向浓云影里还。
千百杉松排岸直,两三雅雀啄泥间。
好山惆怅无人住,竹屋何尝著一间。
峰角花秾不可攀,峰根草长又谁删。
驮从急溜声中过,樵向浓云影里还。
千百杉松排岸直,两三雅雀啄泥间。
好山惆怅无人住,竹屋何尝著一间。
这首清代诗人张祥河的《道中书所见》描绘了一幅山间清幽的画面。首句“峰角花秾不可攀”,写出了山峰之高峻与花木之繁盛,难以触及,展现出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次句“峰根草长又谁删”,则暗示了山林的生机盎然,无人修剪的野趣。
“驮从急溜声中过,樵向浓云影里还”两句,通过描绘行人和樵夫在溪流声中穿行,以及在浓厚云雾中的身影,描绘出山间道路的幽深与宁静。接下来,“千百杉松排岸直”,以千百株挺拔的杉松形象,展现了山林的雄浑与规整。
最后一句“两三雅雀啄泥间”,以寥寥数只麻雀在泥土中觅食,增添了生动的动态元素,反衬出山间的静谧。末尾“好山惆怅无人住,竹屋何尝著一间”,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无人欣赏的遗憾,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山景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