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曾栽会趣堂,子今封植更芬芳。
胜它福峙三珠树,赛却东嘉五马坊。
靖节柳青宁耐久,大夫松老恨无香。
何如移得蟾宫种,不愧灵椿窦十郎。
我昔曾栽会趣堂,子今封植更芬芳。
胜它福峙三珠树,赛却东嘉五马坊。
靖节柳青宁耐久,大夫松老恨无香。
何如移得蟾宫种,不愧灵椿窦十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题梦龄五桂堂》。诗中以“我昔曾栽会趣堂”开篇,引出对往昔栽植之景的回忆,随后点明“子今封植更芬芳”,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赞美。接着,诗人将眼前的桂花树与“福峙三珠树”、“东嘉五马坊”进行对比,突出其独特之美。通过“靖节柳青宁耐久,大夫松老恨无香”两句,诗人运用典故,进一步衬托出桂花的独特魅力。最后,“何如移得蟾宫种,不愧灵椿窦十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美好的景象移植到更广阔的天地,不辜负这如同仙界的桂花树,以及对窦十郎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桂花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王郎不知何许人,一舟横泛江之滨。
风清月霁未肯出,沧洲独与天为邻。
洞庭烟水两寂寞,十年不见君山春。
北风三日雪大作,挂席张帆以为乐。
手中铁笛吹紫凰,身上?衣如白鹤。
拍浮满载百壶酒,奚足篷窗供独酌。
剡中隐者毋相疑,乃与戴老同襟期。
更阑酒尽雪未止,趣棹欲返犹迟迟。
今夕何夕此乘兴,千载未必无人知。
秋水无痕彻底清,秋山如画更分明。
雁鸿影里云连塞,砧杵声中月满城。
映日丹枫辉锦树,傲霜黄菊绽金英。
不须频上高楼望,此景由来恼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