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丹诗诀·其二十一》
《金丹诗诀·其二十一》全文
宋 / 陈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室宜向木对朝阳,兑有明窗对夕光。

照顾有名人莫晓,暮阴不得闭金墙。

(0)
鉴赏

这首诗《金丹诗诀(其二十一)》由宋代道士陈楠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道家内丹修炼的哲理。诗中运用了象征与对比的手法,探讨了自然界的光线与人内心的光明之间的关系。

首句“室宜向木对朝阳”,描绘了一幅清晨景象,阳光从东方照射进来,温暖而明亮,暗示着生命的开始和希望的觉醒。这里的“木”可能象征着生命之树或内在的生机,与朝阳相对,强调了自然界的秩序与和谐。

次句“兑有明窗对夕光”,转而描述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明亮的窗户洒入室内,与前句形成时间上的对比,同时也暗示了日出日落的循环,象征着人生的起起伏伏和时光的流逝。

接着,“照顾有名人莫晓”,这一句则深入到了更深层次的哲理思考。它似乎在说,世间有许多事物和道理,即使是最有智慧的人也未必能完全理解。这里的“照顾”可以理解为关注、照看,引申为对宇宙万物的关怀与理解。这句话提醒人们,知识和理解是有限的,宇宙的奥秘深不可测。

最后一句“暮阴不得闭金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暮色降临,即便是坚固如金的墙壁也无法阻挡夜幕的降临,暗喻着无论多么强大的物质屏障,都无法隔绝自然规律的运行。这里强调的是,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人的智慧和努力虽重要,但最终还是要顺应自然的规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人生的哲理,强调了顺应自然、追求内在光明的重要性,以及知识与理解的局限性。

作者介绍
陈楠

陈楠
朝代:宋   号:翠虚子   籍贯: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   生辰:公元?----1213

陈楠(公元?----1213)字南木,号翠虚子、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人,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陈楠达到160岁以上。
猜你喜欢

朱惟四增置禺峡诸胜勒成新志贻诗索序序之赋酬此诗

二禺胜迹久荒芜,志就名山有董狐。

点缀亭台增丽景,搜罗今古探遗珠。

书藏石室神应护,喜动烟峦鸟亦呼。

借问卷端题片语,何如玄晏序三都。

(0)

寄谢姚孟长太史二首姚长洲人·其二

持竿晚坐粤江湄,双鲤迢迢入钓丝。

书札远烦天上使,炎凉宁似世间儿。

悲歌燕市谁同调,往事吴门忆故知。

报道还山人未老,年来频梦采华芝。

(0)

村居春兴秋兴各十章俱步张孟奇园居韵·其八

松门几日未开关,已报园瓜五色斑。

饱睡惯迷床里蝶,支颐长看座中山。

浮名总付三更梦,清福惟消一味闲。

无意出山呼小草,世人久已厌疏顽。

(0)

七夕宴李相所江皋池亭观妓二首·其一

竹里群贤水外亭,佳期惆怅醉还醒。

银河浸月秋来浅,玉佩行空夜可听。

天上鹊桥迎窈窕,人间凤管奏娉婷。

扁舟载妓仙槎近,谁道双星胜客星?

(0)

乙卯闰中秋同林愚庵钟柱明族兄玉宇集袁伯益江上园亭泛舟弄月醉后留宿时呼琵琶伎不至但雅歌清谈而已.五首·其三

谁解朝衣作隐沦,遂初予亦早抽身。

生涯总付杯中物,烟景长供世外人。

白鸟不惊青雀舫,绿波偏照紫纶巾。

镜湖万顷嫌归晚,未许风流属季真。

(0)

湖南九歌·其一

石鼓承平久不鸣,空馀台榭映江清。

胜游旧是风雩地,满院时闻弦诵声。

波展琉璃澄返照,桥跨䗖蝀报新晴。

晚招河伯谈秋水,坐待东岩片月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