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落处逢寒食,细雨如愁。轻冷如秋。
香裹金猊一缕柔。踏青孤负邻娃约,谁劝梳头。
不印莲勾。锁住闲情十二楼。
梨花落处逢寒食,细雨如愁。轻冷如秋。
香裹金猊一缕柔。踏青孤负邻娃约,谁劝梳头。
不印莲勾。锁住闲情十二楼。
这首《采桑子·闺词四首(其一)》由清代诗人曹亮武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情感世界。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面对春景时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梨花落处逢寒食”,点明了时节,梨花飘落的景象与寒食节的氛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寂寞。接着,“细雨如愁”一句,将雨丝比作愁绪,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忧郁情绪。随后,“轻冷如秋”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仿佛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凉之中。
“香裹金猊一缕柔”描绘了女子室内的一抹温馨,通过燃烧香料的场景,暗示了她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然而,这种温暖与美好只是短暂的,因为接下来的“踏青孤负邻娃约,谁劝梳头”两句,揭示了女子因某种原因未能外出踏青,辜负了与邻家女孩的约定,连梳妆打扮的心情都没有,可见其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最后,“不印莲勾。锁住闲情十二楼。”这两句表达了女子情感的封闭与压抑。她无法将自己的情感释放出来,就像被锁在了十二层的高楼中,无法触及外界的自由与快乐。这里的“莲勾”可能是指一种装饰品或情感寄托,但最终被“锁住”,象征着她情感的束缚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现实的无奈与孤独,情感丰富而深刻。
卞山幽石产奇璞,荆人至死采不著。
何人琢枕持赠君,片片桃花开未落。
剑工见兮可为剑,玉工辨兮知非石。
至宝繇来览者稀,今君独鉴应欲惜。
何辞售与章天真,幸得提携近玉人。
可中弃置君不顾,天生秀色徒璘玢。
四座喧喧争目悦,巧过造化称一绝。
莫言昨日因错磨,看取从来无点缺。
六月江南暑未阑,一尺花冰试枕看。
高窗正午风飒变,室中不减春天寒。
主人所重重枕德,文章外饰徒相惑。
更有坚贞不易心,与君天下为士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