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蕊》
《玉蕊》全文
唐 / 唐彦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玉蕊两高树,相辉松桂旁。

向来尘不杂,此夜月仍光。

秀掩丛兰色,艳吞秾李芳。

世人嫌具美,何必更清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uǐ
táng / tángyànqiān

ruǐliǎnggāoshùxiānghuīsōngguìpáng
xiàngláichényuèréngguāng

xiùyǎncónglányàntūnnóngfāng
shìrénxiánměigèngqīngxiāng

注释
玉蕊:指花朵,这里特指某种高洁的花。
相辉:相互照耀。
松桂:松树和桂树,象征高雅。
向来:一直以来。
尘不杂:没有尘埃,形容洁净。
此夜:今晚。
艳吞:艳丽程度超过。
秾李:盛开的李花,形容花香浓郁。
世人:一般人。
嫌:嫌弃。
具美:完美无缺。
何必:何必还要。
清香:清新的香气。
翻译
两棵玉蕊高耸的树,在松桂的映照下互相辉映。
一直以来,它们都保持着洁净,今夜月光依然明亮照耀。
它们的秀美超越了丛兰的色彩,艳丽程度胜过繁花的香气。
世人都嫌它们完美无缺,又何需再追求清新的芬芳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夜月光下的园林景象,借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不应过分追求的哲理。开篇“玉蕊两高树,相辉松桂旁”写出了两棵高耸的玉蕊花树在松柏丛中交辉发光的情景,既形象地描绘了园中的美丽风光,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之境。

“向来尘不杂,此夜月仍光”则是说这夜晚没有一丝尘埃,月亮依旧明净照耀,表达了一个纯净无瑕的环境。紧接着,“秀掩丛兰色,艳吞秾李芳”具体描写了玉蕊花树间杂生的兰草和鲜艳如画的李花,这些自然景物在月光下显得更加迷人。

最后两句“世人嫌具美,何必更清香”则是诗人的感叹。意谓世人对于已经十分美好的事物还要追求更多的完美,不满足于现有的美貌,总想让它变得更加清新、芬芳。这反映了诗人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即欣赏并珍惜眼前所拥有,而不必过分苛求。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和生活智慧。

作者介绍
唐彦谦

唐彦谦
朝代:唐   号:鹿门先生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生辰:?~893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猜你喜欢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其十七兴举废坠

公事苦难了,世俗相因仍。

千疮与百孔,废坠畴能兴。

贵阳幸遭际,都宪多才能。

前规毕脩复,功业何恢弘。

谁能纪成绩,刻向高崚嶒。

(0)

客寓苏氏小楼

日夕危楼上,凭阑望故乡。

淮流山外碧,燕树日边黄。

旅梦鱼千里,归心雁一行。

坡仙风韵在,时与话高皇。

(0)

咸阳怀古

烟树苍茫一望中,汉陵秦苑总成空。

铜驼埋没悲秋雨,石兽荒凉怨朔风。

寂寂落花歌舞地,轻轻茅草乐游宫。

停骖欲问前朝事,惟有青山夕照红。

(0)

牧马图

草细泉香野色新,五花骄气散春云。

昂头似忆当年事,立仗淩寒夜正分。

(0)

东坡钓矶

学士南迁极海滨,曾于此地数投缗。

等闲不遣风流尽,片石犹存鸟篆新。

(0)

题罗浮合掌岩高数百丈

嶙峋怪石耸仙山,礼尽诸天肯信顽。

欲證三生归佛国,漫参二体破尘寰。

池边洗衲苔侵袖,壁上蒸霞暮掩关。

翘首巨灵堪仰止,寻常丘壑自应删。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