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何曾逊六桥,只添弱柳一千条。
湘娥尽日梳高髻,楚女于今学细腰。
客上紫荆吹铁笛,人过青草住兰桡。
湖山却有埋香恨,北郭云深厝二乔。
风景何曾逊六桥,只添弱柳一千条。
湘娥尽日梳高髻,楚女于今学细腰。
客上紫荆吹铁笛,人过青草住兰桡。
湖山却有埋香恨,北郭云深厝二乔。
这首清代周启运的《岳州(其二)》描绘了岳州(今湖南岳阳)的美景和人文风情。首句“风景何曾逊六桥”,以六桥为参照,强调岳州景色不输于名胜之地。次句“只添弱柳一千条”则通过繁茂的柳树增添了湖边的柔美与生机。
“湘娥尽日梳高髻,楚女于今学细腰”两句,借用了湘水女神和楚地女子的形象,前者象征着古代的优雅,后者暗示了当地女性的时尚追求。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韵味。
“客上紫荆吹铁笛,人过青草住兰桡”描绘了游人的活动,紫荆花开时,游客吹响铁笛,行船经过青草地时,人们停下欣赏,生活气息浓厚。
最后一句“湖山却有埋香恨,北郭云深厝二乔”,诗人借用了“二乔”的典故,暗指历史人物,可能寓言岳州也有着历史的沉淀和故事,湖光山色中似乎蕴含着某种哀怨或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岳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同时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展现出岳州独特的风土人情。
春雁南归何迢迢,家在衡阳万里遥。
衡岳去天不盈尺,上有回雁之高标。
行行刷羽摩青霄,家山云树郁岧峣。
潇湘夜雨寒芦暗,黄陵苦竹垂新条。
九疑九曲纷相似,此中零雨暮仍朝。
云梦平吞若八九,君山一点似萍飘。
大王雄风起天末,神女行云漾翠翘。
送君行,行且谣。
人生可似随阳雁,相看南浦别魂销。
今日南浦头,明日湘江渚。
苍梧云去湘水深,犹记啼痕染竹处。
断行且莫怨离群,缄书为寄洞庭君。
黄鹤楼空山月白,好去吹箫弄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