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林携榼近庭闱,旧业新祥兆不违。
竹下彤云芝一本,松间綵线雉双飞。
媚筵小洞迎苔出,挂嶂凉絺带翠归。
醉后可容逃疟鬼,夜深重调酒兵围。
隔林携榼近庭闱,旧业新祥兆不违。
竹下彤云芝一本,松间綵线雉双飞。
媚筵小洞迎苔出,挂嶂凉絺带翠归。
醉后可容逃疟鬼,夜深重调酒兵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徐渭在张氏山亭中饮酒的情景,以及他与疾病的斗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竹、松、云、彩线、雉、苔、嶂、凉絺等,营造了一种清幽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首联“隔林携榼近庭闱,旧业新祥兆不违”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诗人携酒独游于山林之间,接近主人的居所,暗示着一种亲近与和谐的关系。同时,“旧业新祥”也预示着新的希望与机遇。
颔联“竹下彤云芝一本,松间彩线雉双飞”以竹、云、芝、松、彩线、雉等自然元素构成画面,竹下彤云象征着祥瑞之气,芝草则为吉祥之物,松间雉鸟双飞,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寓意着和谐与美满。
颈联“媚筵小洞迎苔出,挂嶂凉絺带翠归”进一步描绘了宴席的场景和环境。小洞中苔藓生长,暗示着宴席的隐蔽与私密,同时也增添了自然的野趣。挂嶂凉絺带翠归,则是通过视觉与触觉的结合,描绘了一幅凉爽舒适、绿意盎然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
尾联“醉后可容逃疟鬼,夜深重调酒兵围”表达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豁达态度。在醉酒之后,疟疾似乎也能被暂时遗忘,夜晚更深时,诗人再次调酒,仿佛在与疾病进行一场智力与勇气的较量,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同时也蕴含了对健康、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性苦拙疏,与世不相偶。
平生不如意,往往十八九。
何以遣此怀,赖有樽中酒。
去冬酿碧香,颇不计升斗。
准拟与亲朋,兴来一聚首。
庶几牢落中,时时开笑口。
偷儿何好事,一夕负之走。
可惜数十壶,化为一乌有。
昔闻韦秀才,有酒盗不取。
今我乃致寇,退省良可丑。
无乃造物者,知我疏慵久。
恐我醉时狂,未免自遗咎。
用此警昏迷,意在鞭其后。
顾我虽无知,自爱岂不厚。
从今誓改图,停此传杯手。
炷香捧茶瓯,闭门清自守。
坐对古圣贤,永作忘年友。
衰年厌尘劳,久念作净观。
奉祠还故山,阅岁更过半。
草草结茅庐,虽无轮与奂。
水作绿罗衣,山为青玉案。
自足了馀生,岂谓浮名绊。
牵从江上来,去国同王粲。
既与猿鹤疏,还惊鸥鹭散。
公馀坐危亭,四顾云影乱。
新诗忽鼎来,累日饱吟玩。
洗我胸中尘,宛如睹清盼。
信知隐侯家,句法有成算。
方今苦乏材,当馈屡兴叹。
如公人物英,宁久从远宦。
会见御追风,起自长淮畔。
夫君自合代王言,暂寓空斋八九椽。
尽日清谈挥麈尾,闭门危坐爇龙涎。
诗囊遣兴随时赋,茗碗袪魔对客煎。
看即除书催入觐,得閒登眺且欣然。
雨多晴少恐妨农,相劝欣逢日出东。
烟蔼已收霄汉外,江山如在画图中。
相看且喜头俱白,一醉休辞颊暂红。
万事要从勤苦得,莫言丰歉在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