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性苦拙疏,与世不相偶。
平生不如意,往往十八九。
何以遣此怀,赖有樽中酒。
去冬酿碧香,颇不计升斗。
准拟与亲朋,兴来一聚首。
庶几牢落中,时时开笑口。
偷儿何好事,一夕负之走。
可惜数十壶,化为一乌有。
昔闻韦秀才,有酒盗不取。
今我乃致寇,退省良可丑。
无乃造物者,知我疏慵久。
恐我醉时狂,未免自遗咎。
用此警昏迷,意在鞭其后。
顾我虽无知,自爱岂不厚。
从今誓改图,停此传杯手。
炷香捧茶瓯,闭门清自守。
坐对古圣贤,永作忘年友。
我性苦拙疏,与世不相偶。
平生不如意,往往十八九。
何以遣此怀,赖有樽中酒。
去冬酿碧香,颇不计升斗。
准拟与亲朋,兴来一聚首。
庶几牢落中,时时开笑口。
偷儿何好事,一夕负之走。
可惜数十壶,化为一乌有。
昔闻韦秀才,有酒盗不取。
今我乃致寇,退省良可丑。
无乃造物者,知我疏慵久。
恐我醉时狂,未免自遗咎。
用此警昏迷,意在鞭其后。
顾我虽无知,自爱岂不厚。
从今誓改图,停此传杯手。
炷香捧茶瓯,闭门清自守。
坐对古圣贤,永作忘年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性格的自我鉴赏和生活态度的反思。开篇“我性苦拙疏,与世不相偶”直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现实社会的不适应。这份不适应在“平生不如意,往往十八九”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这种不如意似乎已经成为诗人一生的写照。
但诗人并没有沉溺于这种不如意之中,而是选择了酒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何以遣此怀,赖有樽中酒。”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一种逃避。诗中的“去冬酿碗香,颇不计升斗”则描绘了一场即将到来的宴席,这场宴席是诗人与亲朋好友之间的聚会,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偷儿何好事,一夕负之走。可惜数十壶,化为一乌有”却又带来了一种无奈和失落。这里的“偷儿”指的是酒鬼,这些话语透露了诗人对于自己酗酒行为的一份自嘲和反思。
接下来的“昔闻韦秀才,有酒盗不取。今我乃致寇,退省良可丑”则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一番比较,通过历史上的一个故事来强化自己目前的不检点。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确实有些过了头,但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过去自我无知状态的宽容。
最后,“恐我醉时狂,未免自遗咎。用此警昏迷,意在鞭其后”则是对自己酗酒可能带来的危害的一种提醒和自我警示。而“顾我虽无知,自爱岂不厚。从今誓改图,停此传杯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行为的自省和改变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酒的依赖、宴席的描写、自我的反思以及最后的自我警示和改变的决心,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流动。这种流动不仅反映了个人内心世界的波折,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隅。
秋山抱病何处登,前时韦曲今广陵。
广陵大醉不解闷,韦曲旧游堪拊膺。
佳节纵饶随分过,流年无奈得人憎。
却驱羸马向前去,牢落路岐非所能。
绵绵堤草拂征轮,龙虎俱辞楚水滨。
只是胜之为御史,不知梅福是仙人。
地推八米源流盛,才笑三张事业贫。
一种西归一般达,柏台霜冷夏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