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红霞一带明,东方千骑护霓旌。
更添鹤盖遥相傍,共拥朱轮入帝城。
十里红霞一带明,东方千骑护霓旌。
更添鹤盖遥相傍,共拥朱轮入帝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庄重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出行的宏大场面。首句“十里红霞一带明”以“红霞”比喻远处的景色,渲染出一片绚烂的色彩,仿佛是天边的云霞映照在地面上,营造出一种壮观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东方千骑护霓旌”一句,通过“千骑”和“霓旌”的描绘,不仅展示了随行队伍的庞大与威严,还暗示了出行者的尊贵身份,犹如彩虹般鲜艳的旗帜在阳光下闪耀,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更添鹤盖遥相傍,共拥朱轮入帝城”则进一步丰富了场景的层次感。鹤盖,指的是高耸的伞盖,这里用来形容随行队伍中的高级官员或贵族乘坐的车辆,它们被鹤盖所遮蔽,显得更加尊贵。这一句通过“遥相傍”和“共拥”,不仅表现了出行队伍的紧密与和谐,也体现了皇家出行时的秩序井然。最后,“朱轮”一词,直接点明了车辆的豪华,朱轮即红色的车轮,是中国古代贵族或官员乘坐的车辆标志,象征着权力与地位。整句诗描绘了宫廷出行进入京城时的盛大场面,既展现了皇家的威仪,又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晨光蔼蔼散祥烟,宝历初开第四年。
井里萧条占岁俭,人情薄劣与时迁。
雪残梅圃难藏瘦,日转冰池欲破坚。
老大未忘惟笔砚,小窗和醉写新篇。
苍翠飞千状。破松根,嶙峋石磴,曲随烟上。
一径蹒跚攀绝顶,纵眼豁然辽旷。
看足底,群峰铺浪。
小阁恰当巃嵷处,俯悬崖、万仞临虚漭。
凭栏语,众山响。掀髯不觉尘襟荡。
眺东湖,一泓杯水,空明微漾。
老衲孤栖谁伴侣,虎啸猿吼酬唱。
问佛法,无言相向。
酌我半瓯中顶茗,傍龙湫,拍手云生杖。
登临兴,老犹壮。
剪烛西窗,听秋雨潇潇不歇。
闲凭吊,贾庄遗事,感怀忠烈。
正气到今留青史,丹心自昔悬明月。
赖先生万里作长城,勤王切。
狐踪渡,冰和雪,羊房堡,追而灭。
自将军去后,金瓯旋缺。
百战难销钜鹿恨,千秋犹洒龙泉血。
悔当初不斩佞臣头,归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