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蔼蔼散祥烟,宝历初开第四年。
井里萧条占岁俭,人情薄劣与时迁。
雪残梅圃难藏瘦,日转冰池欲破坚。
老大未忘惟笔砚,小窗和醉写新篇。
晨光蔼蔼散祥烟,宝历初开第四年。
井里萧条占岁俭,人情薄劣与时迁。
雪残梅圃难藏瘦,日转冰池欲破坚。
老大未忘惟笔砚,小窗和醉写新篇。
此诗描绘了明朝元日清晨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社会的变迁。首句“晨光蔼蔼散祥烟”描绘出清晨阳光柔和,祥云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祥和宁静的氛围。接着,“宝历初开第四年”点明时间背景,暗示着新年伊始,万物更新。
“井里萧条占岁俭,人情薄劣与时迁”两句,诗人通过观察井边的景象和人情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生活状态的微妙变化。井里的景象象征着一年的收成情况,而“人情薄劣与时迁”则揭示了在时代变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能变得淡薄。
“雪残梅圃难藏瘦,日转冰池欲破坚”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残雪覆盖的梅园显得清瘦,而随着太阳的移动,冰面似乎也在逐渐融化,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季节更替的规律。
最后,“老大未忘惟笔砚,小窗和醉写新篇”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并未消减。他选择在小窗前,带着几分醉意,创作新的篇章,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存,以及人在其中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具有深刻的生活哲理和人文关怀。
尊酒相逢海一涯,娟娟妙月照人衣。
重来时节君须记,流水桃花鱼正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