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声比户又新年,真觉桃源别有天。
小住始知岩壑好,相逢难得主人贤。
衣冠儒雅风犹古,泉石幽深树亦仙。
游子浮踪时序感,万山不隔白云边。
春声比户又新年,真觉桃源别有天。
小住始知岩壑好,相逢难得主人贤。
衣冠儒雅风犹古,泉石幽深树亦仙。
游子浮踪时序感,万山不隔白云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山中迎接新年的独特体验,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春声比户又新年”以春日的声音作为背景,暗示着新年的到来,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氛围。接着,“真觉桃源别有天”,诗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感受到了不同于尘世的独特天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
“小住始知岩壑好,相逢难得主人贤。”这两句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强调了在山中短暂停留后对岩石山谷之美的深刻体会,以及遇到贤良主人的幸运。这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相遇,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衣冠儒雅风犹古,泉石幽深树亦仙。”这里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古代的儒雅风尚与山中的自然景观相融合,泉石的幽深与树木的仙气,共同构成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与自然美的高度认同。
最后,“游子浮踪时序感,万山不隔白云边。”诗人作为一个游子,在时间的流转中感慨万千,但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心中那份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如同白云一般,跨越千山万水,始终不变。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凄凄仲秋日,百卉腓以残。
凉风入阶树,零露摧庭兰。
明月皎东壁,昆虫鸣草间。
孤鸿暮安适,哀音扬云端。
言眷平生友,振翮起孤骞。
遗我若逝波,望子如高山。
托忱在终始,蓄久谅逾宣。
寸心不可移,磐石谁谓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