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烛西窗,听秋雨潇潇不歇。
闲凭吊,贾庄遗事,感怀忠烈。
正气到今留青史,丹心自昔悬明月。
赖先生万里作长城,勤王切。
狐踪渡,冰和雪,羊房堡,追而灭。
自将军去后,金瓯旋缺。
百战难销钜鹿恨,千秋犹洒龙泉血。
悔当初不斩佞臣头,归天阙。
剪烛西窗,听秋雨潇潇不歇。
闲凭吊,贾庄遗事,感怀忠烈。
正气到今留青史,丹心自昔悬明月。
赖先生万里作长城,勤王切。
狐踪渡,冰和雪,羊房堡,追而灭。
自将军去后,金瓯旋缺。
百战难销钜鹿恨,千秋犹洒龙泉血。
悔当初不斩佞臣头,归天阙。
这首《满江红》以“读卢忠烈传”为题,借岳飞的韵律抒发了对卢忠烈的崇敬之情。开篇“剪烛西窗,听秋雨潇潇不歇”,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深情的氛围,仿佛在静谧的夜晚,诗人独自聆听历史的回响。接着,“闲凭吊,贾庄遗事,感怀忠烈”,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忠烈之士的缅怀与敬仰。
“正气到今留青史,丹心自昔悬明月”两句,高度赞扬了卢忠烈的高尚品德和英勇事迹,其忠诚与正直如同青史上的丰碑,其赤诚之心犹如明月般照耀千古。接下来,“赖先生万里作长城,勤王切”则进一步强调了卢忠烈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如同长城一般守护着国家,表现出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
“狐踪渡,冰和雪,羊房堡,追而灭”描绘了卢忠烈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勇往直前,最终击败敌人的壮举。而“自将军去后,金瓯旋缺”则暗示了卢忠烈的牺牲对国家的影响,金瓯(象征国家完整)在将军离开后似乎出现了缺口,表达了对卢忠烈离世的哀痛与惋惜。
最后,“百战难销钜鹿恨,千秋犹洒龙泉血”表达了即使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也无法完全消除对敌人仇恨的决心,以及对卢忠烈英魂的纪念与敬仰。而“悔当初不斩佞臣头,归天阙”则是对未能及时铲除奸佞之臣的遗憾,希望卢忠烈能够回到天庭,得到应有的荣耀与安宁。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激昂,不仅展现了对卢忠烈的崇高敬意,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兴亡、民族大义的深切关注。
柳幄飞绵,风池暖泛新萍。
燕垒泥香,玉麟堂外春深。
晴云丽日,花浓处、蜂蝶纷纷。
偿春一醉,管弦声里欢声。
况是清时,锦衣重到台城。
故国江山,向人依旧多情。
趁闲行乐,休辜负、冶叶繁英。
彤庭归觐,恁时难驻前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