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龙门/浪淘沙令·其二春愁》
《过龙门/浪淘沙令·其二春愁》全文
宋 / 史达祖   形式: 词  词牌: 浪淘沙令

醉月小红楼。锦瑟箜篌。夜来风雨晓来收。

几点落花饶柳絮,同为春愁。寄信问晴鸥。

谁在芳洲。绿波宁处有兰舟。

独对旧时携手地,情思悠悠。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达祖的《过龙门·浪淘沙令(其二)春愁》,通过对月夜、风雨和落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困境中的无尽春愁。

首句“醉月小红楼”立即营造出一个梦幻而又带有几分忧伤的情景,小红楼在月色下显得更加孤寂,而主人公则是沉浸于这份美好而无法自拔。紧接着,“锦瑟箜篌”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锦瑟和箜篌都是古代的乐器,常用来形容安静夜晚中的独奏,给人以深夜寂寞之感。

“夜来风雨晓来收”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同时也是对内心世界变化的隐喻。夜间的风雨到天亮时散去,这恰似诗人内心的情绪起伏,尽管外界的风雨已过,但内心的忧伤似乎并未随之消散。

“几点落花饶柳絮,同为春愁”这两句通过落花和柳絮形象化了春天的美好与逝去,诗人将这些自然现象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表达了一种共同的忧伤。

“寄信问晴鸥。谁在芳洲”则是对远方某个人或某个地方的情思寄托,诗人通过写信这一行为试图与过去连接,但这也反映出一种孤独和失落感。

最后,“绿波宁处有兰舟。独对旧时携手地,情思悠悠”中,兰舟在绿波之中的宁静,成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在这样的环境里,他独自面对着过去携手共游的地盘,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情思和回忆。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种对于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哀愁,以及在春天这个季节中所特有的情绪波动。

作者介绍
史达祖

史达祖
朝代:宋   字:邦卿   号:梅溪   籍贯:汴(河南开封)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南宋婉约派重要词人,风格工巧,推动宋词走向基本定型。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北伐失败后,受黥刑,死于困顿。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猜你喜欢

兰花五言

护雨重重膜,凌霜早早春。

三菲碧弹指,一笑紫翻唇。

野竹元同操,官梅晚卜邻。

花中不儿女,格外更幽芬。

(0)

钓台

钓石三千丈,将何作钓丝。

肯离山水窟,去作帝王师。

小范真同味,玄英也并祠。

老夫归已晚,莫遣客星知。

(0)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其二十

村墅苔为径,茅檐竹作篱。

神清和月写,香远隔烟知。

老树有馀韵,别花无此姿。

诗人风味似,梦寐也应思。

(0)

绝句·其一

饶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抛身却入身。

何似更兼修大药,顿超无漏作真人。

(0)

木兰花/玉楼春·其二和孙公素别安陆

相离徒有相逢梦。门外马蹄尘已动。

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送。

今宵风月知谁共。声咽琵琶槽上凤。

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0)

缘识·其二

自家未达莫来看,解者众生真是汉。

世涂烦恼一齐休,修取菩提心不乱。

天觉因明凡圣同,苦空圆满光不散。

含识缘中晓了难,爱河须渡达彼岸。

我见人见众生见,菩萨行持终不惮。

离贪嗔,绝情欲,定相安然无反覆。

从头法归镇长开,郁郁黄花生翠竹。

天高地广遍周游,十方妙色能照烛。

七宝山高三界中,拔去浮云沈水渌。

离他一念是因缘,珍重贤圣皆知足。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